为什么古人的名字有“字”?“字”是什么意思,代表什么?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5-23

所谓“名字”,应是“名”和“字”的合称。

“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所以古人不但有名,而且有字。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年二十而冠”,即二十岁时举行冠礼(结发加冠),并取字。有了字,就表示进入了成年。

屈原在他的代表作《离骚》中叙述他的身世时说:“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屈原名平,字原。“正则”,意思就是公正的法则,是“平”的含义。“灵均”,意思是美好的平地,是“原”的含义。

从屈原的名和字上就能看出两者之间是有联系的。班固在《白虎通》里说:“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盖名之与字相比附故。”比如孔子的学生颜回,字子渊;曹操字孟德;诸葛亮字孔明等等,名和字的意义关系一目了然。


然而,名和字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复杂的,构成的方式也是多样的。由于语义的演变或通假关系,有的已看不出意义上的联系。

取字原本是属于贵族阶层特权,后来扩展到知识阶层,直至明清时期,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几乎人人有字。

为什么要将名和字加以区分呢?

孔颖达曾这样解释:“生若无名,不可分别,故始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也。字者,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直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孩童时父母长辈为了称呼方便取名,成年后为了朋友、晚辈称呼方便取字。由此形成古代的一个传统,对长辈等尊敬的人必须称呼他的字,如果直呼其名就是么有礼貌的行为。

那么名和字的组合有哪些规律呢?

扣合式:名与字丝丝相扣,严密完整,共同表达一个深刻的内容。屈原的名和字就属于这个类型。北宋散文家曾巩,字子固,扣合而为“巩固”。


并列式:名与字是同一事物或同一属性的两个方面,两者互相辅佐,形成并列。比如孟子,名轲,字子舆,“轲”与“舆”都同车有关。周瑜,字公瑾,“瑜”与“瑾”都是美玉。诸葛亮字孔明,“亮”同“明”同义形并列。杜甫字子美,甫是男子的美称,“甫”与“美”并列。

注释式:名与字有互相诠释的作用,因此而使道理讲得更加透彻明白。曹操,字孟德。《荀子·劝学篇》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指谓德操。”曹操的字和名合成德操,即道德操守,字对名起了修饰性解释和补充作用。

相对式:名与字对立相匹,形成强烈的对比。南宋哲学家朱熹,字无晦,“熹与“晦”名暗相对。再比如春秋时期鲁国人曾点,字晳。《说文》曰:“点,小黑也。”“晳,人色白也。”韩愈字退之,“愈”与“退”意思相反。

仰古式:为了表达对前代圣人、贤者的敬仰,便袭用他们的名字,袭用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在名或字中加上师、景、希、若等字眼,有德则不加,因为使用先人的名字本身就是敬仰。如西汉司马相如,字长卿。《史记》说他“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因为蔺相如是赵国的上卿,所以司马相如用“长卿”为字,即表明蔺相如的身份,也表明自己的愿望。再入南宋陆游,字务观,其名字仿效了北宋词人秦观,字少游。

连类式:义类相近,遂因甲而及乙。入孙策,字伯符。策、符都是信物,但形体、用途不一。崔豹,字正能。“能,熊属,足似鹿。”豹、能本为二物,但同为猛兽,所以可相应。


取经式:汉代儒学的经典成了老幼皆习的课本,经文自然就成了古人取名字的来源。入嵇康,字叔夜。《诗经·周颂》载:“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是说成王虽然继承王位,但不敢贪图安逸,仍然兢兢业业,深夜操劳。嵇康字叔夜,是正面说安乐,而暗用夙夜不懈来否定安乐。赵云,字子龙,取义《易·乾卦》:云从龙,风从虎。

离析式:利用汉字形体结构的特点,把“名”所用的字,拆为两字以作“字”,合“字”则成名。比如明代章敞,字尚文。

排行式:按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取字。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取字仲尼。他还有个哥哥为老大,字孟跛。这种类型最典型的要属三国时东吴孙氏兄弟了,孙策为长子,取字伯符;孙权为次子,取字仲谋;孙翊,排行老三,取字叔弼;孙匡排行老四,取字季佐。



为什么古人的名字有“字”呢?“字”是什么意思?
名字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在古代取名,常会从书籍中找典故,来寄托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比如孟浩然的名字,浩然就出自《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而字在古代则多是对名的补充解释,在有的时候则是和名的意思相近。古人取表字,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我们所熟知的商朝开国君王,商汤,汤就是...

古代人起名字的时候,有名、字、号。它们都是代表什么意思
古代人的名代表姓名中姓氏后的名字,例如:屈原,名平。古代人的字指表字,根据记载,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女子许嫁时取字。如孔丘字仲尼,司马迁字子长,李白字太白。古代人的号指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称。如苏轼字子瞻,别号东坡居士。号多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与名、字无联系。

古人字号有一个字的吗
在先秦时期,古人的字号有一字和二字之分,后来逐渐固定为二字。在一字的名人当中,最为著名的当属项羽,他的名是藉,字是羽。古人的字,又称为表字,是为了彰显其德行或者与本名相关的意义而额外起的名字。在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岁,女子到了十五岁,就不宜再直接称呼其名,而应改称其字,以表现...

为什么有人有名又有字?
《礼记·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名”只在君王或长辈面前才能使用,而“字”是用来在平辈或晚辈间称呼的。在古代时,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进人社会后,另取一个...

古人起名为什么要有“字”?“字”代表着什么呢?
因此现如今的中国人所说“名称”事实上也是一个偏义复词,偏指名道姓。时移世易,中国古代文化到现代社会发生了更改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无须寂寥,也无须怀恋。立足于现阶段,好好过日子才算是第一要务。成长的情况下,有好朋友之类,直言不讳一直不太稳妥,因此有字,供亲戚朋友叫法,“年二十有...

古人为什么有了姓名还有字呢?‘字’是什么意思?
古人呼名,是有许多忌讳的。《仪礼·士冠礼》云:“冠而字之,敬其名也。自谦称名,他人则称字也。”彼此地位相当者,尊称别人用字不用名,谦称自己用名不用字。如果他人是平辈,关系好,必称字而不用名,以示亲切。生疏的人之间称名,长辈或者高者对下称名。但用字称呼某人,则表现了特别的...

为什么古人的名字有“字”?“字”是什么意思?代表着什么?
为什么古人的名字有“字”?“字”是什么意思?代表着什么?古名有“字”,是因为“字”是对名的补充。汉字是根据自己的名字和自己的地位习得的,意思大概是一样的,是互补的。“字”的出现,表现了对人的尊重。一般晚辈可以把这个人的“字”称呼给长辈或同辈。1.古名有“字”,是因为“字”是...

为什么古人的名字有“字”?“字”是什么意思,代表什么?
那么问题来了,古人的“字”和姓名之间又有什么深刻联系呢?这里我们用诸葛亮的字做示范,诸葛亮复姓“诸葛”,名是“亮”,而字是“孔明”,姓是用于纪念上古先祖所使用的,一般不必解释;而名是自己独有的标签和文化,是用于区分自己个他人的存在,因此...

古人有大名 还有字 有什么讲究吗 帮我取个
当我们了解“女子许嫁,笄而字”的习俗之后,就可以明白为什么长期称女子许配或出嫁叫“字人”,称未曾许配的闺女叫“待字闺中”了。因为当时“女子十五许嫁,笄礼之称字”。对于女子来讲,成年、结笄加字、许配基本上是一回事。古人是先有名而后有字,字由名而孳生。所以古人取字一般都遵循着“名字...

古人为什么有一个名字,还有一个字呢?
古人有一个名字,还有一个字,主要是因为「字」通常由「名」衍生而来,并且与「名」在意义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具体来说,古人的「名」与「字」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同义互训:名与字的意义相同,可以互相解释。例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同义,表达了智慧和光明的含义。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