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2课《干点家务活》教案
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增强学生做家务的实践能力。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2课《干点家务活》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干点家务活
教学目标:1、懂得做家务是爱父母长辈的表现;
2、通过分享、交流和实践体验,掌握基本的家务劳动技能;
3、感受做家务的乐趣,体会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增强学生做家务的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环节一:家务劳动环境小调查
1、 课前调查:在班内开展“我的小本领——家务劳动小调查”。请有条件的家长利用周末时间为孩子进行录像,带到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
2、 出示“苹果树”,请学生说说苹果树中的哪几种家务是自己常做的,通常是怎么做的。根据学生的发言,播放相应的做家务的视频,观察其过程和步骤,为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提供资源。
3、 小组合作、交流分享。教师提问:平时喜欢做哪些家务?使学生有机会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所做过的力所能及的家务及感受。
环节二:我是家务小能手
1、 请有条件的学生拍摄自家的照片。通过观察照片,谈话引入:这么整洁、美丽的家是谁
的功劳呢?让学生认识到家务劳动创造美。
2、 学生上台表演自己熟悉的、掌握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擦桌子等。教师引导台上台下的
互动、欣赏点评,并相继指导,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家务劳动的方法与技巧。
3、 出示教材中的三幅情境图,引发学生读图感悟:做家务要讲究方法,学会做家务会带来
快乐,要主动为家人分担家务。
4、 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家务日》,提问:视频里的小朋友在做家务的过程中产生了什么烦
恼?你在做家务的时候有过这样的烦恼吗?帮助学生思考:做家务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该如何去克服?
环节三:我们合作一起做
1、 师:《家务日》阿U做家务给妈妈添了许多麻烦,这是因为阿U不知道怎么做。有
时候,我们也会有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学一招。
2、 教师拿出示范用的衣服和裤子,说明,折叠衣服也是大家可以学习的家务劳动中的
一项。请在家叠过衣服的同学上台示范,教师从旁进行指导。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叠衣服的实践活动,教师随机巡视、指导和总结。
4、 学生分组上台展示自己最擅长的家务,分享、交流做家务的小技巧、好办法,教师
给予鼓励和肯定。
环节四:我是家庭一员,家务有我一份
1、 让学生阅读绘本《朱家故事》。故事里的爸爸和兄弟两个被妈妈照顾得无微不至,
然而他们一点也不参与家务事。劳累辛苦的妈妈为了教训他们,有意离家。没有妈妈的朱家乱套了!通过妈妈的这一举动,故事里的爸爸和两兄弟才明白:家务事很多、很繁杂,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分担。
篇二:干点家务活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你们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你常在家干什么?
每位同学统计一下你每周干家务活大约有多长时间?填写下表(出示幻灯片)课后完成.
要想了解你在家干家务活时间多少相对于你们班其他同学干家务活时间的多少,你该开展哪些调查工作?
二、检查导读单完成情况(5分)
教师行为:听取小组长对导读单完成情况的检查汇报,并作出评价,同时随机抽查。
期望学生行为:课前自主完成导读单,小组长汇报课前检查情况。
三、导读单问题展示讲解(12)
教师行为:指导小组讨论,展示,循环检查。
期望学生行为:小组内对导读单上的问题,有的进行自主交流,订正,如第1,2,3题;有的进行合作探究, 如第4,5,6题。教师参与并适当指导,帮助学生完成。然后每组各展示一道题,并选一名代表上台讲解。
[例1]为了准确了解全国人口状况,我国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指出总体、个体.
调查目的:当考察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时.
总体: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口年龄. 个体:符合这一条件的每一个公民的年龄.
注意:(
1)总体,个体均指人口年龄,而不是指人. ...
(2)调查方式:采用普查.(因为为了准确了解全国人口状况). ..
四、小组归纳,小结(5分)
教师行为:通过课前预习及本节课的合作与探究,你有哪些收获?
期望学生行为: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先说一说,然后小组内与同伴交流,整理笔记,最后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在板上进行交流,整理填写“评价表”。
五、问题训练,拓展能力(15分)
教师行为:发放问题训练单,教师指导,尤其是潜能生。教师组织并参与评价,个别问题,单独辅导,针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规范指导。
期望学生行为:达成共识以小组比赛形式完成,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后然后每组展示一道题,并派代表上台讲解、交流,最后小组评价。
2.下列调查中,分别采用了哪种调查方式?
(1)为了了解你们班同学的身高,对全班同学进行调查.
(2)为了了解你们学校学生对新教材的喜好情况,对所有学号是5的倍
数的同学进行调查.
3.说明在以下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各指什么?
(1)为了考察一个学校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调查了其中20名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
(2)为了了解一批电池的寿命,从中抽取10只进行试验.
(3)为了考察某公园一年中每天进园的人数,在其中的30天里对进园的人数进行了统计.
六、课时小结
篇三:干点家务活
一、激趣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看谁猜得又对又快请跟我读。(设计意图:谜语导入引出“手”)
生:手。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它就是“手”,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小小手,
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手游戏。(略)
师:扫地、洗碗、擦桌子这些都属于家务活,但是,有的小朋友不会做哟,今天我们就来教教他们干点家务活。(板书:干点家务活)(设计意图:谜语及小手游戏引出课题)
二、新授
1、师:现在,老师这里有几张做家务活的图片,它们分别是扫地、洗碗、倒垃圾、擦桌子。
师:小朋友们,这几件家务活,你们会做哪些?
生:略
师:小朋友们,扫地、洗碗这些家务活,要想做好,是要讲究方法的,接下来,我们就动手做一做这些家务活,做家务的小能手。(设计意图:为扫地、洗碗做铺垫。)
2、劳动体验
(1)扫地:
师:边示范边讲解扫地方法。方法略
师:我把扫地的方法教给你们了,现在,我请几个小朋友上台体验一下扫地,看哪一位小朋友扫地扫得最好啦!
生:指名生上台扫地。
师:现在,老师送你们一首《扫地歌》,请跟我读。(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示范学生学扫地,体验扫地的快乐!)
师:播放动画片(设计意图:看动画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那在座的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像动画片里的小宝贝一样,上来体验洗碗的乐趣?
生:想
(2)洗碗:
要求:两人一组,共分三组,每个小组一个洗碗巾,合作把碗洗好。
3、评价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碗洗干净了没有,干净啦!小朋友们今天表现的都很出色,掌声鼓励自己!(设计意图:激励学生,让他们对家务活充满信心)
三、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劳动最光荣,今天你们个个都是好样的,都能出色地做好家务活,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希望你们能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回家之后,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做一个热爱劳动、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板书热爱劳动、孝敬父母)(设计意图: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争做一个热爱劳动、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计划
写作思路:通常情况下,初中期末考试都是安排在第20周左右,而期末复习一般会在考前3周左右进行,也就是说不论上下学期,期末复习于第17周左右开始,同学们也要提前制定复习计划,用实际行动来备战期末。把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依次写下来。期末复习计划安排 复习计划 12月9日 ~12月13日 第四单元(八、九...
数字赋能线上教学——上海市嘉定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数字教材教学应用初 ...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数字出版有限公司学科专家王珊老师线上参与指导,嘉定区教育学院邵红霞老师作为区数字教材学校应用项目负责人参与了活动,嘉定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赵明珠老师主持了活动。观摩课例 实践真知 课例1:来自嘉定区古猗小学的邹凯叶老师执教了一年级第17课《我们都是少先...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有哪些?
《道德与法治》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一)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挚爱生命,热爱自然。 ·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 ·喜欢动手动脑,乐于想象与创造。(二)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
道德与法治公开课评课优缺点
本套教科书将小学六年级上册和初中八年级下册专门设置为法治教育专册,集中讲授宪法,强化系统性。小学涉及30部法律法规,中学涉及50部法律法规,6部条例和司法解释。《道德与法治》共18册,其中小学12册,教材内容依据与儿童生活的紧密程度,由近及远地安排了六大生活领域,同一生活领域内,按照学习难度的...
初二下学期政治怎么复习
3、我国法律如何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 4、为什么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助于人们守法、护法? 5、由此,我国要实施 和 相结合的治国方略。(三年级内容) 6、法律与道德能否互相代替?为什么? 第二课 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 目的:通过复习(1)使学生了解本课知识结构、课文脉络 (2)使学生基本掌握法律常识的基本知识、...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是什么?
《道德与法治》课程采用的基本学习形式是单元主题学习。教师在评价儿童学习的时候,既要关注所有儿童都要达到的共同目标,又要关注不同儿童对该主题的独特表现和各自不同的优势。课程“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在确定一个主题学习的评价...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
总之,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地主体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表演中让学生自己去做,并适时地加以指导,只要他们能做、想做,使他们乐中学,学中乐。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 篇10 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二框题《公...
七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
10如何做一个自信的中国人(第31页 共3点)①在国际交往中自觉地展示我们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②不卑不亢,落落大方;③决不会做出有损国格的事情。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 1、自立的含义及其表现: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立的具体表现: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觉学习、作业,不用父母老师监督;...
道德与法治是广域课程吗
道德与法治是广域课程。《道德与法治》是组合了两个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是属于综合课程,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道德与法治》共18册,其中小学12册,教材内容依据与儿童生活的紧密程度,由近及远地安排了六大生活领域。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该怎么学?
作为一名老师,总是要善于教会学生各种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事半功倍,从而收到比较好的效果。下面,我就告诉大家,该如何学好这难度比较大,对老师、学生要求都比较高的《道德与法治》。学好一门课,我一贯提倡“三步走”,那么到底什么是三步走呢?第一步,是预习课文,非常重要。尤其是部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