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树下的小学》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文章描写我国边疆地区的一所大青树下的小学,在学校里,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体现了学校团结的氛围,反映了学校的欢乐、祥和气氛。
写作思路:写出学生们课间玩游戏的情景。
下课的时候学生们会自己介绍自己的民族,因为大青树下的小学里面的小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也会玩各个民族不同的小孩子的游戏,他们嬉戏打闹十分开心。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扩展资料
课文共4个自然段,段落分明,层次清晰。
第一自然段写了学生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
第二、三自然段写了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既描写了学生学习和玩耍的情景,又用小动物的活动进行衬托,展现出校园的静和动。
第四自然段以赞美的文字点题,以景物的描写结尾,意味深长。
课文表达丰富,有许多有新鲜感的词句。如“坪坝”“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凤尾竹的影子”“洁白的粉墙”等词句,表现出比较新鲜的连续风貌;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名称学生会比较陌生。
我们先看一下课文的原文: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
第1自然段:写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在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
这一段有四句话,写出了小学的特点:这是一.座美丽的学校,这是一座团结的学校,这里的生活幸福美好。
第2自然段:铃声响了,我们的小学开始上课了。“当,当当! .……”
象声词的运用,使我们仿佛听到了大青树下悠悠不断的古老的钟声,这钟声把我们带进了欢快的课堂。
第3自然段:讲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游戏的学习生活。
本段赞美了小学的学生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游戏的情景。这个自然段在写了学生活动的同时,还写了许多的小动物。
一是这些小动物的出现更加突出了地处边疆民族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
二是突出了孩子们读书读得认真,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有声有色,小动物静止不动是为孩子们的书读得好所吸引,它们也不忍心打扰孩子们的学习;
三是突出下课后孩子们跳舞、游戏时的欢乐愉快和自由自在,引得小动物心生羡慕,前来看热闹。
第4自然段:讲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确是一所令人难以忘怀的学校。
这段用“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点题,直接抒发了自豪之情。写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使人联想到钟声悠悠不绝和影子绵绵索绕,自然就会对民族小学产生一种难忘和怀念的情感。
从课文的原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课文描写的是在西南边疆一所建在大青树下的民族小学里,各民族的小学生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快乐地学习生活的情景。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团结的自豪、赞美之情。
以不同民族,边远地区为切入点,着重地描绘了民族团结,共同学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吴然写作的散文,又名《我们的民族小学》,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的感情点题。
本文现收录在人教版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为第1课的课文,并由梓君参与录音。
扩展资料
《大青树下的小学》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青树下的小学》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吴然写作的散文,又名《我们的民族小学》,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的感情点题。
原文: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
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们来处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穿戴不同,但孩子们团结和睦,相处融洽,没有因为是不同民族的就有不公平的待遇,大家都是平等的,一起幸福快乐地学习;生活多姿多彩。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向学生描绘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表达了作者对这所小学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大青树下的小学表达了什么的感情
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情感。根据查询百度文库得知,《大青树下的小学》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同时也抒发了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情感。《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吴然写作的散文,原名《民族小学》,选进人教实验版教材后改名为《我们的民族小学》,后...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
在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时,我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充分来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注意力,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例如对于大青树下小学的学生上课的情况,课文中并没有写具体,只写了他们动听的读书声,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抓住这一空白点,让学生来说说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同学们上...
大青树下的小学表达了作者的什么什么
大青树下的小学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如下:1、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这篇文章描述了生活在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这些孩子们来自不同的民族,如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尽管他们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各不相同,但他们在这个小学里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体现了各民族...
在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文章中我学会了什么
我还记得有一次,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团结的故事。故事中的小动物们通过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了任务。这让我明白了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每个人的努力都是宝贵的。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也应该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进步。在大青树下的小学,我还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有一次,我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一...
小学三年级语文《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
在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时,我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充分来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注意力,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例如对于大青树下小学的学生上课的情况,课文中并没有写具体,只写了他们动听的读书声,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抓住这一空白点,让学生来说说大青树...
小学3年级大青树下的小学读后感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描写我国边疆地区的一所大青树下的小学,在学校里,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
大青树下的小学留下了哪些印象
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以及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里,不仅仅是学习的殿堂,更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他们在这里,学会尊重、理解与包容,铸就了团结友爱的校园文化。大青树下,孩子们的笑声与知识的种子一同播撒,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限生机与希望。在这所团结...
读了课文题目,大清树下的小学我想到了。
想到了在小学里有自己的老师,有自己的同学,还有很多快乐的经历回忆。《大青树下的小学》通过描写小动物,表现学生们的读书声很动听,同时表现不同民族的学生和睦相处,共同进步。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同时也抒发了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情感。课文拟人法的使用, 使...
大青树下的小学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1. 描述了窗外的宁静景象,通过拟人手法赋予自然界的元素以人的行为,如树枝不摇、鸟儿不叫、蝴蝶停在花朵上,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无声的画卷,仿佛自然界的一切都在聆听孩子们读课文的声音。2. 《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课文细致描绘了一所位于西南边疆的民族小学,孩子们在这里享受着快乐的学习时光,...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大青树下的小学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大青树下的小学》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这篇课文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的感情点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