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资 科目一 从分析到作文②
30.材料一:
下面是一位学生考试结束后的自我感受:“我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考试,写试卷的时候我很紧张,但是一想到如果我能考好的话,老师和家人一定会表扬我的,于是我认真地做卷子,不知不觉地就写完了。刘老师把卷子发下来之后,我看到试卷上的69分,我及格了,有进步了,感觉很不错。于是我很开心地告诉了同桌,刘老师听到后走过来警告我不要高兴得太早,说69分是全班倒数第二,哪有什么值得开心的。我的脸一下就红了,我再努力也不如别人考得分数高,再好也考不过人家,太失败了,唉!”
问题:
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案例中的教师行为。(14分)
答:从教育观的角度看,案例中该教师的做法不当,他对这位学生的评价方法是不正确的。
(1)刘老师的做法违背了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刘老师最大的问题在于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不符合素质教育理念,仍是应试教育的观念,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2)刘老师的做法违背了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要求。当面批评学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该老师因为学生成绩不好而当众批评、羞辱学生,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
(3)刘老师的评价行为不当,没有关注学生的进步。在评价方式上应该采取肯定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关心学生点滴的进步,对学生多加鼓励。
(4)刘老师的行为是没有树立关爱学生的观念的表现。刘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刻薄地评价学生,是不关爱学生的表现,也是教师素质不健全的表现。
31.材料二:
我是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我和我的同学们不知该怎样面对我们的班主任,他每天都恶狠狠地骂我们,甚至动手打同学,前几天扇同学耳光致使该同学的嘴巴都出血了。还有一次有个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对不懂的问题提出疑问,班主任就当众羞辱那位同学,然后课也不上了,大发雷霆,说80分以上的同学留下来听课,其他同学不愿意上课、听不懂就滚到操场上玩去!他有权利不让我们上课吗?他曾经对一个女同学说:“XXX,我从没见过你这么笨的学生,从开学到现在一点进步都没有,还不如滚回家!”面对这样的老师,我们该怎么办呢?
问题:
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师行为存在的问题。(14分)
答:《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个方面的内容。这位教师的做法是非常不妥当的,严重违背了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1)“爱国守法”要求教师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法律规定教师不得体罚、侮辱学生,而材料中教师肆意打骂学生,侮辱学生人格,这是不爱国守法的表现。
(2)“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教师对学生教育的耐心不足,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扇同学耳光”“我从没见过你这么笨的学生”都是体罚学生、歧视学生的行为,是不关爱学生的表现。
(3)“为人师表”要求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材料中老师对学生的批评言语粗鲁,侮辱学生的人格,不仅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给学生呈现出了不良的人格形象,有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是未做到为人师表的表现。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六项要求,关心爱护学生,在班级中提高自己的威信,这样才能建设好班级。
32.材料三:
枯叶蝶的最后归宿(有删改)
林清玄
秋日在林间散步,无意中走进一片人迹杳然的阔叶林中,遍地铺满了厚厚的落叶。黑的、褐的、灰的、咖啡的,以及刚刚落下的黄的、红的、绿的叶片,在夕阳的光照里,形成了一片绵延的泼墨彩画。
树叶虽然凋零了,却自始至终都是如此美丽。
那彩色的叶片,使我忍不住坐在一个树桩上,轻轻地赞叹。
突然看见,一片枯叶在层层叶片中蠕动着,凝视,才知道是一只枯叶蝶。灰黄的翅翼宛若栀子叶,毫无生气的枯叶蝶。它与生俱来的只是这么一身憔悴的装束。它是蝶,一只失去了芙面的蝶。
为了生存,它放弃了所有的美丽。
它很明智,仿佛一个恬淡隐忍的智者,一个在天下大乱时闲居深山的隐者。它果断地用美丽换取生命。其果断干脆,可敬可叹。
枯叶蝶在枯叶堆中寻找什么呢?这个念头使我感到兴趣盎然,静静地观看。没有想到,枯叶蝶却在这个时候颓倒,抽搐了几下,不动了。它竟然就这样死去了。这一生都在塑造自己成为一片枯叶的蝴蝶,最后真的化为一片枯叶。如果不是我亲眼目睹,相信无人能在一大片枯叶里寻找出一只蝴蝶的尸身。
我把它捧在手上,思及枯叶蝶是一生站立或者飞翔在枯叶与蝴蝶的界限之间的。如果说它是执著于枯叶,那是对的,否则,为什么它的形状、颜色、姿势都酷似一片叶子;如果说它是执著于蝴蝶的生命,那也是对的,酷似枯叶只是为了保护它内在的那一只蝴蝶。
如今,它终于打破界限了,它终于放下执著了,它还原而且完整了。
我们谁不是站立在某一个界限上呢?很少有人是全然的,从左边看也许是枯叶,从右边看却是蝴蝶;飞翔时是一只蝴蝶,落地时却是枯叶。
在飞舞与飘落之间,在绚丽与平淡之间,在跃动与静止之间,大部分人为了保命,压抑、隐藏、遮掩了内在美丽的蝴蝶,拟态为一片枯叶。
最后时刻来临,众人走过森林,只见枯叶满地,无人看见蝴蝶。
禅行者一旦唤醒内心的蝴蝶,创造了飞翔的意志,就不再停止飞行,不再压迫内在的美丽。他会张开双眼看灿烂的夕阳,他会大声念诵十四行诗,他会侧耳倾听繁花的歌唱,他会全身心进入一朵玉兰花香。最后,或许也会颓倒在一片枯叶林间,但他内心的蝴蝶却与初生时一样美丽。
如果内心的蝴蝶从未苏醒,枯叶蝶的一生,也只不过是一片无言的枯叶。
问题:
(1)阅读全文,说说划线句子中的“界限”与“完整”分别指什么?(4分)
(2)结合文意,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10分)
答:(1)“界限”是指枯叶蝶一生都介于枯叶与蝴蝶之间,形状、颜色、姿势都酷似一片叶子,本质上却是一只蝶,并且是为了保护这蝶的生命而有了叶的形状。
“完整”是指枯叶蝶在活着时,常常隐藏着自己作为蝶的美丽,拟态为一片枯叶,当它死的时候,就不用再为了生存而伪装成枯叶,而是回归了蝴蝶的本性,在层层叶片中抽搐着死去。
(2)枯叶蝶的本质是一只蝴蝶,它化作枯叶,也只是为了生存,为了保护内在的那一只蝴蝶本体。但是如果枯叶蝶单纯就是为了生存,而不显露出自己身为蝴蝶美丽而活跃的本性,那么它就不再是一只真正意义上的蝴蝶,而是真的变成一片枯叶。
现实中的人也如此,如果人们为了保命一味压抑、隐藏自己的内在本性,如果人们为了生存,刻意伪装并遮掩自己的内心,那么他们就像一只拟态为枯叶的枯叶蝶,忽略了自我的本性,忽略了人要坦诚、率真、绚丽的生活,忽略了生命的真谛。如此,人生也会变得毫无意义,就如同一片枯叶。
作者在最后这一段是为了表达对那些生活中为了外在的生活而放弃最纯真的本我的人的悲哀,作者希望人们应该真实地生活,不要一味的伪装自己,而忘记了作为人类真正该拥有的快乐率真。
三、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3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善待,意思是友善地对待,好好对待。善待是友好的行事方式,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豁达的心胸襟怀。因为善待,我们的身心会更加愉悦,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和谐,我们的自然会更加美好……
以“善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从教育教学角度出发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参考范文】
善待学生的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会犯错,我们要善待别人犯下的错误。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尤其是在身心各方面发展尚未成熟的人,做错事、犯错误更是常有的事。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有些教师或大声指责,数落学生的种种不是;或冷眼相看,恨铁不成钢;或大动肝火,严厉批评,不让学生掉眼泪绝不罢休;或一纸“告状书”告到家长处,让家长使用“家法”……然而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学生往往屡教不改。其实,如果我们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就会懂得讽刺、训斥、责骂等只能使学生产生反感,形成逆反心理,或是自暴自弃,甚至产生其他不良后果。那种发自内心、溢于言表的慈母般博大无私的爱才是最有感召力的,才能最终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学生犯了错,能包容学生的错误是一种胸襟;学生犯了错,能够善待学生的错误是一门艺术。
如何才能“善待”呢?
这里需要弄清“错误”一词的概念,“错误”是指不正确或做得不正确的事。在处理学生中的问题时是要区别对待,学生犯错误一种是无意的,即失误,一种是有意的,即明知故犯。现实中学生犯错大多属于第一种,当然也不排除第二种。试问:哪一项科研成果不是经过了数百次的实验,甚至上千次的失败才取得成功的呢?可以说,犯错本身就是人生的必然。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心智尚未成熟,在成长过程中有待于教师去培养造就。学生难免会有失误、会犯错误,作为教师一定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善待学生的失误、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青少年阶段的学生,其内心世界必然是假恶丑与真善美并存的。可见,在成长的过程中犯错误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学生犯了错误以后,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危害性,并和学生一起分析,怎样做才能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如有的学生,从小就不在家长身边长大,由于上辈人的宠爱,面对错误的时候态度不端正,这样的学生就要我们细心、耐心的教育,使其在面对任何事和人时都有着正确的认识观。因此,无论是学生犯了哪一类错误,教师都应给予无限的关怀,要相信只有爱才可以改变一切。从情感上接纳犯错误的学生,然后对学生进行宽容而不失严格的教育。教育学生时,要力争不和学生站在对立面,叫学生该怎样,不该怎样。而应和学生站在同一面,以学生的心理为出发点,让学生觉得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批评他,而是在帮助他,心灵沟通了,他还会犯错误吗?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改正错误,而且也不会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伤害。
另外,善待学生的错误也是关爱学生和为人师表的表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那么善待学生的错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都是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应有的素质。作为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又会对学生产生示范作用,假如教师对学生犯下的错误能够善良对待,在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学生稚嫩的心灵里从此就埋下了善良的种子,学生一生将会是一个宽容别人、善待别人的人,这对学生的一生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没有一个学生不想成为好学生,没有一个学生愿意犯错误,然而在成长的过程中,学生难免有失误、难免会犯错误,教师要学会如何善待学生的错误,变错误为一种精彩的美丽。为人师者,请学会善待学生的错误吧!
教资可以直接学高中的吗
教师资格证可以直接报考高中的,但需要满足特定的学历要求。以下是关于此问题的详细解答:学历要求:报考高中教师资格证需要满足一定的学历要求,通常要求考生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考试难度: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难度较大,因为它涵盖了广泛的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技能要求。报考路径:如果已经通过了初中教师资格证...
考教资有什么收获
提升教学实践能力:通过备考,学会了如何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能力,包括编写教案、设计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这些技能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深化对教育意义的理解: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这让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教育目标和...
考教资哪个学科最吃香
最吃香的教资学科是心理学。心理学在教资领域一直是非常受欢迎的学科之一。一、学生需求角度 从学生需求的角度来看,心理学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学生们对于个人情感、心理发展、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关注。因此,拥有心理学教资的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满足...
小学教师资格证通过率是多少
小学教资好考吗 考小学教师资格证不难的,只要专业对口一般通过考试都没有太大的问题。教师资格证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采用机考和纸笔考试两种方式。教师资格证笔试各科考试成绩合格,才能参加面试。小学教师资格证到底难不难考,这是因人而异的。对那些大学学过教育类课程(比如教育心理学、心理...
中学教资比小学教资含金量高吗
小学教师资格证的特点: 难度相对较低:考试内容虽然也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但更侧重于基础教育和儿童心理学。 广泛应用于各类小学: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要求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耐心:小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更多地与小学生互动。总结: 两者都是教师职业的重要凭证,能够证明持有人具备基本的教育能力...
大学教资报考条件
大学教师资格证的报考条件要求申请者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以上学位。报名时,申请者需提供相应的学历证明。具体来说,对于正式生而言,除了学历证明,还需提交任职资格证明和专业水平测试报名表。而对于非正式生,除了学历证明和专业水平测试报名表,还需要提供教育部认可的教学经历或教学水平认可证明,有效的社会...
中小学教资有什么用
更重要的是,考取教师资格证的过程,本身就是对个人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个人需要掌握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对教育工作至关重要,也能够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多领域都能有所收获。综上所述,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不仅为个人职业发展...
中小学教资要什么学历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的学历要求通常包括学士学位。具体而言,很多教育机构和学校倾向于招聘拥有本科学士学位的教师。这种学位通常是文学、科学或教育相关专业的本科学历。例如,文学学士学位可能涵盖教育学、心理学或英语等专业;科学学士学位可能涵盖数学、物理或生物等专业。此外,教育学学士学位则专注于教育理...
中小学教资要什么条件
在教育领域,对于中小学教师资格(简称教资)的获取,有着明确的学历要求。首先,对于小学教师资格的申请者而言,最低学历要求为大专及以上。特别地,对于那些正在就读大三或大四的学生,他们也可以提前报考,不过,他们需要在报考前取得自考毕业证书,以满足报名条件。相比之下,中学教师资格的获取则要求更高...
教师资格证是否在校生
在校大学生可以考教师资格证。1、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 中指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学生,可凭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教资。所以大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可报考教师资格考试,三年级以下不可报考。2、对于专科生来说,在校大学生大二可以报考教师资格证,大二以下学生不可以报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