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后世影响
第四节 红楼梦的影响
《红楼梦》问世不久,曾经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了三十年,被人们视为珍品。“当时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价,得金数十,可谓不胫而走者矣!”(程刻《红楼梦》程伟元序)及用活字印刷出版后,立即流行南北。从清代一些文人笔记的零星记载中,看到《红楼梦》已成为当时人们谈论的中心。京师流传的竹枝词说“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在谈论时,有时因双方争执不下,“遂相龃龉,几挥老拳”。民间戏曲、弹词演出《红楼梦》时,观众为之“感叹欷 ,声泪俱下”(梁恭辰《劝戒四录》)。甚至有人读了《红楼梦》,由于酷爱书中人物以至痴狂(见邹 《三借庐赘谈》;陈其元《庸床斋笔记》等书。《红楼梦》所以如此受到人们喜爱,是因为它的深刻的反封建思想内容,有力地鼓舞着人们去反对封建主义的束缚,追求新的思想。也正因为这样,封建统治阶级对《红楼梦》表现了深恶痛绝,斥为“淫书”、“邪说”,诅咒它的作者曹雪芹必得恶报,并进而严行禁毁。然而由于人民的喜爱,统治阶级始终没有办法禁绝它的流传。
几乎从《红楼梦》开始流传时起,就有不少封建文人写出大量的续书,如《后红楼》、《红楼补》、《红楼复梦》、《红楼圆梦》等等。它们都是才子佳人大团圆故事的翻版,严重地歪曲了《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成为《红楼梦》后我国小说发展中的一股逆流。
在我国文学发展的过程中,《红楼梦》杰出的现实主义创作成就,给后代作家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直至我国现代文学中,也有明显受《红楼梦》影响,取得一定成就的作品。历来以《红楼梦》题材创作的诗、词、戏曲、小说、电影就更不胜枚举。
两百年来对《红楼梦》的研究工作一直没有间断,并有大量的研究著作产生,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这在我国文学史上是罕有的现象。这项研究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向前推进,前人的观点、评价不断地受以后人批判地继承。“旧红学”的代表是索隐派,他们对《红楼梦》作了各种各样的“索隐”,有的说小说写的是康熙朝宰相明珠的家事,贾宝玉就是明珠的儿子纳兰容若;有的认为小说影射的是清世祖与董鄂妃的恋爱事迹;有的认为小说描写康熙朝的政治,说作者是抱民族之痛,目的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等等。“五四”时期出现了“新红学派”,他们用实验主义和主观唯心论的考证方法,批判了索隐派,但又认为《红楼梦》就是写曹雪芹自己的家庭历史,把《红楼梦》看成是曹雪芹的自叙传,说贾政就是曹頫,贾宝玉就是曹雪芹。这种自传说的影响比“索隐派”大,危害也深。解放后,才开始用马列主义观点研究《红楼梦》,小说的进步思想倾向和可贵的艺术价值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一九五四年,毛主席写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发动了批判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伟大运动,批判了存在于《红楼梦》研究中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观点,从而把《红楼梦》的研究引上了正确的道路。
只有在人民的时代,《红楼梦》这部小说的价值和它所包含的巨大的社会意义,才可能得到正确的阐明。目前对《红楼梦》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它的丰富复杂的内容,精深的艺术成就还有待于我们作更深入、细致的发掘。
晚清,出现了模仿《红楼梦》笔法去写优伶妓女的悲欢离合、缠绵悱恻的狭邪小说,如《青楼梦》、《花月痕》以及鸳鸯蝴蝶派小说 。民国,鲁迅继承和发扬了《红楼梦》的现实主义精神,深刻地写出平凡人物的悲剧;郁达夫、庐隐等人把《红楼梦》作为自传体小说,在他们的小说创作中带有浓厚的自叙传的色彩;妇女和爱情婚姻问题仍然是作家创作的热点,作家仍从《红楼梦》中得到启迪 。巴金的《家》、老舍的《四世同堂》、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以及张爱玲的小说,全是向《红楼梦》致敬之作。他们都以家庭、家族为结构来展现时代风云的变幻、人物命运的动荡 。建国后,欧阳山的《三家巷》承袭的依然是《红楼梦》的家族叙事结构,而孙犁笔下的女性形象不难找出大观园的影子。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里边的人物描写、叙事风格也继承了《红楼梦》的精髓。陈忠实的《白鹿原》拓展了家族叙事的境地。王蒙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是公开表白受到《红楼梦》影响的 。21世纪初,网络文学代表作《甄嬛传》继承了《红楼梦》的叙事手法和语言艺术 。 1、日本《红楼梦》最早流传到海外是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当时由浙江到达日本的一艘船上载有67种中国图书,其中就有“《红楼梦》9部18套”。 曲亭马琴的代表作《南总理见八犬传》中,八犬士每人出生时身上都有一颗灵珠的构思,很可能是从《红楼梦》中宝玉口含美玉降生得到的启示。1892年,森槐南翻译了《红楼梦》第一回楔子,发表在《城南评论》第2号上。以此为肇始,各种形式的日译本层出不穷,这也使得更广泛的日本民众能够走近这部来自中国的名著。直到20世纪30年代,许多日本人到中国留学时,都还在用《红楼梦》学习标准的北京话。 两个多世纪里,“日本红学”的学术文章和译作从数量上看一直都在国外红学中占有领先地位。 2、朝鲜半岛1800年前后,就有了中、朝文对照的全译抄本《红楼梦》,成为朝廷文官受命为王妃或宫女提供的消遣读物。由于深受《红楼梦》的影响,朝鲜半岛的文人们还创作了风格类似的作品,如《玉楼梦》《九云记》等。 3、法国1981年11月,《红楼梦》法文版由伽里玛出版社列入法国最负盛名的文学丛书中出版,社会上顿时掀起一股“红楼热”。尽管这套3400页、分上下两卷的法文《红楼梦》定价十分昂贵,但已经再版4次。三位翻译家并肩战斗的故事,还被成都出生的旅法华人女作家郑碧贤写成一本书:《红楼梦在法兰西的命运》。 4、英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中文教授王际真英文节译本译文流畅、准确,导言部分被誉为英文翻译本之冠,受到西方读者的好评,影响较大。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霍克思的新译本最大特色是灵活,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比如将“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译为“没有面粉做不了面包”等,深受英语读者的欢迎,算是在西方世界影响较大的《红楼梦》英译本。 有专家把它与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相提并论,认为都是中英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 5、西班牙博尔赫斯选译了《红楼梦》的部分章节,1940年出版。在博尔赫斯眼里,《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风月宝鉴、现实与梦境的交替模糊,与博尔赫斯在文学创作中所钟情的迷宫、镜子和幻境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契合。因此,尽管博尔赫斯以对长篇小说挑剔而著称,却从来不吝于向《红楼梦》献上他的溢美之词。北京大学西班牙语系教授赵振江在秘鲁专家米尔克·拉乌埃尔从英译本转译的西语《红楼梦》基础上,翻译出一个更好的西语《红楼梦》三卷本,于1988、1989和2005年分别出版面世,引起了巨大轰动,备受好评。
引自《红楼梦概论》(冯其庸 李广柏 著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影响戏曲界
据不完全统计,在清代以《红楼梦》为题材的传奇、杂剧有近20多种。到了近代,花部戏勃兴,在京剧和各个地方剧种、曲种中出现了数以百计的红楼梦戏。其中梅兰芳的《黛玉葬花》、荀慧生的《红楼二尤》等,成为戏曲节目中的精品。
影响影视界
科技发达的时代,电影、电视剧把《红楼梦》普及到千家万户,风靡了整个华人世界。自1924年以来,改编自小说《红楼梦》的各类影视作品超过了25 部。每一部作品,都演绎着当时影视人对这部名著内涵的独特理解。而每一次新的拍摄,也都是对前一部作品艺术高度的无形挑战。
影响文学界
《红楼梦》书影(中华版)
晚清,出现了模仿《红楼梦》笔法去写优伶妓女的悲欢离合、缠绵悱恻的狭邪小说,如《青楼梦》、《花月痕》以及鸳鸯蝴蝶派小说。
民国,鲁迅继承和发扬了《红楼梦》的现实主义精神,深刻地写出平凡人物的悲剧;郁达夫、庐隐等人把《红楼梦》作为自传体小说,在他们的小说创作中带有浓厚的自叙传的色彩;妇女和爱情婚姻问题仍然是作家创作的热点,作家仍从《红楼梦》中得到启迪[18] 。巴金的《家》、老舍的《四世同堂》、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以及张爱玲的小说,全是向《红楼梦》致敬之作。他们都以家庭、家族为结构来展现时代风云的变幻、人物命运的动荡。
建国后,欧阳山的《三家巷》承袭的依然是《红楼梦》的家族叙事结构,而孙犁笔下的女性形象不难找出大观园的影子。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里边的人物描写、叙事风格也继承了《红楼梦》的精髓。陈忠实的《白鹿原》拓展了家族叙事的境地。王蒙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是公开表白受到《红楼梦》影响的。
影响全世界
1、日本
《红楼梦》最早流传到海外是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当时由浙江到达日本的一艘船上载有67种中国图书,其中就有“《红楼梦》9部18套”。曲亭马琴的代表作《南总理见八犬传》中,八犬士每人出生时身上都有一颗灵珠的构思,很可能是从《红楼梦》中宝玉口含美玉降生得到的启示。1892年,森槐南翻译了《红楼梦》第一回楔子,发表在《城南评论》第2号上。以此为肇始,各种形式的日译本层出不穷,这也使得更广泛的日本民众能够走近这部来自中国的名著。直到20世纪30年代,许多日本人到中国留学时,都还在用《红楼梦》学习标准的北京话。两个多世纪里,“日本红学”的学术文章和译作从数量上看一直都在国外红学中占有领先地位。
2、朝鲜半岛
1800年前后,就有了中、朝文对照的全译抄本《红楼梦》,成为朝廷文官受命为王妃或宫女提供的消遣读物。由于深受《红楼梦》的影响,朝鲜半岛的文人们还创作了风格类似的作品,如《玉楼梦》《九云记》等。
3、法国
1981年11月,《红楼梦》法文版由伽里玛出版社列入法国最负盛名的文学丛书中出版,社会上顿时掀起一股“红楼热”。尽管这套3400页、分上下两卷的法文《红楼梦》定价十分昂贵,但已经再版4次。三位翻译家并肩战斗的故事,还被成都出生的旅法华人女作家郑碧贤写成一本书:《红楼梦在法兰西的命运》。
4、英美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中文教授王际真英文节译本译文流畅、准确,导言部分被誉为英文翻译本之冠,受到西方读者的好评,影响较大。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霍克思的新译本最大特色是灵活,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比如将“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译为“没有面粉做不了面包”等,深受英语读者的欢迎,算是在西方世界影响较大的《红楼梦》英译本。有专家把它与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相提并论,认为都是中英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
5、西班牙
博尔赫斯选译了《红楼梦》的部分章节,1940年出版。在博尔赫斯眼里,《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风月宝鉴、现实与梦境的交替模糊,与博尔赫斯在文学创作中所钟情的迷宫、镜子和幻境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契合。因此,尽管博尔赫斯以对长篇小说挑剔而著称,却从来不吝于向《红楼梦》献上他的溢美之词。北京大学西班牙语系教授赵振江在秘鲁专家米尔克·拉乌埃尔从英译本转译的西语《红楼梦》基础上,翻译出一个更好的西语《红楼梦》三卷本,于1988、1989和2005年分别出版面世,引起了巨大轰动,备受好评。
红楼梦的后世影响
陈忠实的《白鹿原》拓展了家族叙事的境地。王蒙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是公开表白受到《红楼梦》影响的 。21世纪初,网络文学代表作《
红楼梦的现实意义
4、在中国文学发展的过程中,《红楼梦》杰出的现实主义创作成就,给后代作家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直至中国现代文学中,也有明显受《红楼梦》影响,取得一定成就的作品。历来以《红楼梦》题材创作的诗、词、戏曲、小说、电影就更不胜枚举。两百年来对《红楼梦》的研究工作一直没有间断,并有大量的研究著...
《红楼梦》的诞生背景是什么?
《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总共做了58年的江宁织造。曹家极盛时,曾办...
红楼梦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
红楼梦主要讲了什么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红楼梦》版本可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大系统。程本为程伟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为脂砚...
曹雪芹写红楼梦过程
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晚年
红楼梦反映了什么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
《红楼梦》真正作者是谁
《红楼梦》的铅四十回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后四十回的续写部分作者是高鹗。《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
为什么说《红楼梦》是一部写”美“的文学作品?
红楼梦还夹杂了儒释道三家思想,这三家思想也是封建王朝以后主要的思想。贾宝玉,很显见深受佛家思想的影响,经常是悲天悯人 。林黛玉,则是道家风范,是这个社会中的一股清流,出淤泥而不染。薛宝钗则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对现实世界的明澈的顿悟, 把谋略用到婚姻爱情中来,最终也是一场空。
红楼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由於种种的腐烂与罪恶,结果是应了秦可卿所说的「树倒猢狲散」的预言,使红楼梦在结构上一反旧有小说的大团圆形式,而创造了极高的悲剧美学价值 三讲述了一个封建贵族大家庭从繁荣到衰败的过程,以人物的悲欢离合,生死纠葛的凄凉结局,来揭露封建社会制度的残酷与冷血,同时也暗示了封建社会必然是会灭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