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二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5-17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的核心内容如下:
国民收入的均衡状态:
- 核心公式:y = c + i,即国民收入等于消费加上投资。
- 均衡要求:产出必须等于计划支出,即收入的决定因素与投资相协调。
消费行为的微观视角:
- 相对收入假说:人们倾向于模仿他人消费,存在棘轮效应,即收入增加时消费提高,但下降时消费削减幅度小于收入减少。
- 生命周期假说:消费与预期收入、工作年限和财富积累有关,公式为c = αYL + 1/NL×uR,强调收入与储蓄的权衡。
- 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MPC反映了随着收入增加消费比例下降的规律,MPC和MPS互补,反映了储蓄率与消费率的动态变化。
- 永久收入假说:消费更多依赖于持久的收入预期,公式为Yp = θYt + Yt-1。
决定均衡收入的关键因素:
- 两部门经济:y = c + i,消费函数c = α + βy,共同确定均衡水平。
- 政府支出:当政府加入时,公式变为y = c + i + g,税收、转移支付等因素也起着调节作用。
- 乘数原理:经济变量变动会放大收入效应,如投资乘数Ki = 1/,税收和转移支付乘数也同样重要。
- 平衡预算:当政府支出变化等于税收变化时,Δy = Kb * Δg,平衡预算常数Kb = 1,显示了政府支出政策对经济波动的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