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关座落在哪里?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5-17

古丝稠之路的重要关口有玉门关、阳关。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遣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出击河西,大败匈奴,在河西走廊“列四郡,据两关”(酒泉、武威、张掖、敦煌、玉门关。阳关),修长城,设亭障,称民屯田,发展农耕,开通丝路,使这里名扬千古,成为国人心驰神往的宝地。

盛夏的玉门关之行,亲眼目睹了古关雄风,只见管理站公路两旁耸立着两个汉代塔形立柱,上书对联:听塞外羌笛胡角马嘶张骞李广俱往矣;看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秦燧汉关今犹在。管理站内有三三两两的人群,是一代一代不远千里艰难跋涉前来怀古凭吊之人。

玉门关呈方正形。四周城垣保存完好,为黄胶土夯筑,开西北两城门。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米,高10米,面积有663平方米。上有女墙,下有马道,人马可直达项部。两千年的岁月摧残和黄沙漫卷,磨退了雄关昔日的辉煌。千年当中,它曾驼铃悦耳,人喊马嘶,商贾络绎,使中原的丝绸、瓷器的声名远播,又迎来了塞外的羌笛、胡茹、葡萄、苜蓿,它也曾干戈寥落,关山湮没,长城坍弛,人迹罕至,终成废墟。也是在玉门关,有多少人沙场征战,马革裹尸;多少人封狼居胥,名垂青史;多少人扬名立万,财利双收,玉门关历经沧桑而又无语,只有一排栅栏默默围绕着,徘徊在关下的游人的脑海里只有一些破碎的事实和古老的传说。

玉门关向西,便是新疆了,也是古人所指的西域,汉代玉门关是防御西北匈奴的唯一关门,也是对西域三十六国施加政治影响的大城堡。建元二年(前139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目的是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然而大月氏无意与汉结盟,进行复仇战争。张骞的使命没有实现,但他历经13年的艰难困苦,带来了丰富的西域知识,使汉武帝对西域诸国有了了解,也确定了对匈奴的基本政策。元鼎二年(前115年),汉武帝又派张骞出使乌孙,约有三百人的使臣队伍,以实现“断匈奴右臂”的意图,乌孙王没有立即决定,张骞分遣副使,到大宛、康居、月氏、大夏。一年后这些国家都遣使及汉的副使回到长安,汉与西域诸国正式往来,民间商贸开始繁荣,此时玉门关则是一道商关。汉王朝在与西域的经济交流中获得巨额财富。《汉书·西域传》曾记其富足:“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巨象、狮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

文景时代的休养生息,为汉武帝成就千古帝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中国大一统时期,谥号为“武”的皇帝屈指可数:有光武帝(刘秀)、唐武帝(李炎)、元武宗(海山)、明武宗(朱厚照),尽管各有千秋,汉武帝应是其中的皎皎者,元朔二年(前127年)汉武帝命卫青攻打匈奴,占领塞高阙,切断匈奴白羊王、楼烦王与匈奴后庭的联系,完成了对匈奴白羊王、楼烦王的战略包围。《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天子曰,今车骑将军青度西河至高阙,获首虏二千三百级,斩轻锐之卒,捕获听者三千七十一级,执讯获丑,驱马牛羊百有馀万,全甲兵而还,益封青三千户。”其麾下校尉皆封侯。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汉军远征。自陇西出兵,“凡六出匈奴,其四出以将军,斩捕首虏十一万馀级。及浑邪王以众降数万,遂开河西酒泉之地,西方益少胡寇。四益封,凡万五千一百户”(《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汉武帝先后数次徙关内吏民到河西实边,“元狩四年(前119年)冬,关东贫民徒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汉书·武帝本纪》)。其后“自武威以西其民或以关东下贫,或以抱怨过当,或以悖逆无道家属徙焉”(《汉书·地理志》)。移民实边对河西开发,断绝了匈奴人与羌人的联系,打通了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往的道路。东汉光和帝时代,窦宪、耿秉率军出击北匈奴,降者20余万,汉军追击,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此时的玉门关成就了多少英雄!

“凭君莫谈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我曾为“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而感惋惜,若是一想沙场上的累累白骨,能不让人潸然泪下,汉与匈奴之战,双方各有胜负。在沙场上倒下去的那位壮士,也许是千万个中原妻子日日思念的丈夫,“夫戎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唐·陈玉兰)。其陈述凄婉感人。也许是千万个匈奴母亲天天惦记的儿子,“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盼望着能取胜而归,过稳定生活。可是生命从这里消逝了,玉门关无语,只剩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人类的情思却超越了历史,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汉与匈奴基本上持续了近300年的艰苦战争。定远侯班超对西域的惨淡经营,玉门关成为边关将士的一种寄托。班超上书“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无疑,此时玉门关是中原人心理上的边界。“半夜帐中停烛坐,惟思生入玉门关。(唐,胡曾)”同样的思盼之情,这是源于特定的时代有特定的社会心理,汉唐的政治版图远远超出“西域”,就特定的文化而言,西域与中原文化迥然而异。从东头的陇山到西端的敦煌、玉门、阳关、就是古代河陇、今日甘肃的领域。这里是中原文化的边缘地带,又是中原,西域文化融合的地区。中原以儒家为主体的汉文化,通过河陇走廊西渐,西域少数民族文化由此东传。中原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在此减弱,而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在这里本土化,具备了融入中原主流文化的条件。作为文化的“过渡地带”,多元、开放、兼容的文化在此形成。这种独特文化既不同于中原文化,又不同于西域(新疆)、蒙古草原、青藏高原少数民族文化。一曲《陇头歌》:“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最好不过地表达了汉魏时期中原人翻越陇阪、踏上陇右边塞的离乡去国之悲,视玉门为“国门”是特定时代文化心理的微妙流露。直到今天,甘肃特殊的地理版图、地理位置,她仍不失为连结蒙藏、维、回等西北边疆各族各省区,维护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纽带。

玉门关,这个商路与军事的要塞,文化的融合地,到底在什么位置呢?汉代玉门关确切的位置,长期以来是史学界争论的一个问题,多数人认为玉门关设于小方盘城,在1907年,斯坦因在关城北面的废嘘里挖掘到很多汉简,断定小方盘城是玉门关。也有学者对此提出疑问,认为在小方盘城之西或西北。近年据马圈湾新获汉简,有人提出西汉玉门关似在马圈湾西南0.6公里的羊圈湾,王莽末年废弃。东汉初迁至小盘城西侧的塞墙上。大约到了南北朝,玉门关东移。唐初,玄奘(法师)取道河西走廊至印度去,曾途经玉门关,慧立等著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说,玉门关在瓜州以北五十多里。唐瓜州故址在今安西县南锁阳城,据此,唐代玉门关在今安西县内,可惜无迹可寻。


天下九塞雁门关在哪里
天下九塞雁门关位于中国的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北面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以下是关于雁门关的详细介绍:地理位置:雁门关坐落在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地理位置重要,历史悠久。历史地位:雁门关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历史价值。文化保...

天下九门雁门为首的雁门关在哪里
雁门关位于中国的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北面约20公里路程的雁门山中。以下是关于雁门关的详细信息:地理位置:雁门关地处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北部,坐落在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历史地位:雁门关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并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它与宁...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雁门关是在哪里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勾注山中。以下是关于雁门关的详细信息:地理位置:雁门关坐落在山西省忻州市代县的北部,距离县城约20公里,地处勾注山脉之中。历史文化价值:雁门关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军事地位:雁门关在历史上以其悠久的战...

雁门关在哪里
雁门关坐落在中国山西省大同市西北的崇山峻岭之中,距离大同市约70公里。以下是关于雁门关的详细信息:地理位置: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西北部,被两座山峰如屏风般护卫,地势险峻。历史背景:自西晋时期起,雁门关就开始了漫长的修建历程,历经数次修缮。它是中国古代的军事要塞和长城的瑰宝,因其险峻...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是什么意思
雁门关坐落在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与朔城区交界处,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关隘。自古以来,雁门关就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重要通道。这座关隘常常在历史文献中出现,如《战国策》和《汉书》等古籍都提及了它的战略地位。2、出处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这句话最早出现在《吕氏春秋》一书中,它是古人对关隘...

一座雁门关,半部华夏史全句
雁门关坐落于代州古城北部钩住山脊,位于山西北部的代县城北约20公里的雁门山上。“九塞尊崇第一关”雄关依山傍水,高踞钩住山上,是大雁南下北归的主要中部通道之一。雁门关所处地气候与建筑布局 一、雁门关所处的气候 雁门关所在地代县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干燥,冬夏温差大,冬季...

雁门关是在什么地方啊
雁门关,这座历史悠久的军事重地,坐落在中国山西省大同市的崇山峻岭之中,坐落在太行山脉的北端。它不仅是连接山西与河北两省的重要交通节点,更是古代中国北方的战略心脏和军事防线的核心部位,被誉为北方的门户。其险峻的地势,如陡峭的山峰和峻峭的壁垒,自然地构成了坚固的防御屏障,对于抵御北方游牧...

雁门关是在哪里 雁门关位置
雁门关坐落在山西省代县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这一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了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二、历史背景 作为长城的一部分,雁门关被称之为长城-雁门关段。它不仅具有长城的雄伟壮观,还因其险峻的地形而显得尤为重要。雁门关、宁武关、偏关被合称为“外三关”,在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雁门关在哪里个城市 过了雁门关是塞外吗
雁门关坐落在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这片历史厚重的土地上,它是长城上的关键隘口,拥有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这里不仅以杨家将的石雕群象会让人印象深刻,更是历朝历代军事战略的重要节点,从赵国到秦始皇、汉高祖和汉武帝,都曾在此部署兵力,与匈奴等外敌交战,使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要塞名关。雁门...

雁门关是在哪里
雁门关坐落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的雁门山中,这里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之一,以其险峻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它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与宁武关、偏关并称为“外三关”,共同守护着长城的北大门。雁门关不仅地理位置险要,自然风光也十分壮美。它位于雁门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