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故事介绍: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是指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
- 原典解析:通过逼迫敌人太紧可能会使其拼死反扑,而让其逃跑则可减削其气势。在追击中要注意不要过于急迫,要消耗敌人的气力和斗志,等待其分散后再进行擒拿,这样可以做到兵不血刃。此外,要善于等待,有耐心和诚心,才能取得大吉大利的结果。
- 核心思想:在战争中,不要急于求成,而是要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手段,先放松敌人的警惕性,待其放松防备后再进行攻击或擒拿,以达到最终的胜利。
- 经典案例:
- 诸葛亮七擒孟获:诸葛亮为了平定南中地区的叛乱,对孟获采取了欲擒故纵的策略。他先后七次擒获孟获又七次将其释放,最终使孟获心悦诚服,归顺蜀汉。
- 王莽立女为后的圈套:王莽为了让自己的女儿成为皇后,故意在朝廷中表现出谦逊的姿态,请求不要让自己的女儿入选。然而,他的这一举动反而引起了朝野的同情和支持,最终使得他的女儿成功当上了皇后。这一案例虽然不光彩,但从智谋的角度来看,却是成功运用欲擒故纵之计的典型事例。
三十六计里欲擒故纵是什么意思?
【三十六计之第十六计欲擒故纵(原文)】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①。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②。需,有孚,光③。【注释】 ①逼则反兵,走则减势:走,跑。逼迫敌入太紧,他可能因此拼死反扑,若让他逃跑则可减削他的气势。 ②兵不血刃:血刃,血染刀刃。此句意为兵器上不 沾血。 ②需...
36计典故故事简写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让敌人斗志逐渐懈怠,体力、物力逐渐消耗,最后己方寻找机会,全歼敌军。实例:蜀汉建立之后,定下北伐大计。当时西南夷酋长孟获率十万大军侵犯蜀国。诸葛亮为了解决北伐的后顾之忧,决定亲自率兵先平孟获。蜀军主力到达泸水附近,诱敌出战,事先在山谷中埋下伏兵,孟获被诱入伏击圈内,兵败被擒。诸葛亮...
女人36计收住男人的心
一、第一计:欲擒故纵 欲擒故纵,是兵法《三十六计》中的第十六计。它的意思是,为了达到征服敌人的目的,故意先放开对方,等对方放松警惕后再将其捉住。在恋爱中,这一计同样适用。男人往往不会珍惜轻易得到的东西,感情也是如此。女人过于粘人,男人反而可能不喜欢。女人应该学会若即若离,逐步展现...
欲擒故纵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含义
欲擒故纵是出自《三十六计》的第十六计,意思是说,想抓住一个人就先令他放松警惕,然后趁其不备将他抓住!欲
36 计的短小故事
【故事】隋文帝智灭南陈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故事】三叉用计保孤儿。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故事】追废帝郑和下西洋。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故事】魏军兵败木门道。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故事】立张楚陈胜为王。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故事】石蜡设计除暴君。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
三十六计的故事 16计到36计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途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颠 第二十八计 上屋...
欲擒故纵这个典故裏面的主人公是谁,有什么精彩的故事
以为石勒来拥戴他称帝,根本没有准备应战。等到他突然被石勒将士捉拿时,才如梦初醒。王浚中了石勒“欲擒故纵”之计,身首异处,美梦成了泡影。【三十六计之第十六计欲擒故纵(原文)】逼则反兵;走则减势①。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 刃②。需,有孚,光③。
三国演义中的三十六计及故事有哪些?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诸葛亮死后,用了一个诸葛亮的木雕像吓跑了司马懿,这明显就是照搬的三十六计里的借尸还魂。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诸葛亮佯攻冀县,就是用的调虎离山之计,调出姜维。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用的欲擒故纵。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诸葛亮用粮草骗姜维去抢粮,...
36计的详细故事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欲擒故纵」是说在敌我交手时,如果逼得敌人走投无路,他就会反扑。而故意放他一条生路,反而会削弱他的气势,瓦解他的斗志。我方就可以寻找适当时机,征服敌人。以退为进,却抑先与的策略。在包围攻击时,故意放纵敌人,并不是任意的放纵敌人,而是先放松一下,不把敌人逼的太紧,所谓的逼...
36计分别都是什么阿,各自是什么典故阿?
第1计 瞒天过海第2计 围魏救赵 第3计 借刀杀人第4计 以逸待劳第5计 趁火打劫第6计 声东击西第7计 无中生有第8计 暗度陈仓第9计 隔岸观火第10计 笑里藏刀第11计 李代桃僵第12计 顺手牵羊第13计 打草惊蛇第14计 借尸还魂第15计 调虎离山第16计 欲擒故纵第17计 抛砖引玉第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