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秧歌的特点
陕北秧歌主要有“大秧歌”和“踢场子”两大类。大秧歌是一种在广场上进行的集体性歌舞活动,规模宏大,气氛热烈,动作矫健豪迈,情绪欢快奔放,并伴有狮子、龙灯、竹马、旱船、跑驴等社火节目。“踢场子”秧歌,参加人数为偶数,成双成队,男待彩扇,女舞彩绸,既刚健又柔美,既洒脱又细腻,逢年过节,城乡都组织秧歌队,拜年间好。村邻之间还扭起秧歌互相访拜,比歌赛舞,热闹非凡。
陕北秧歌表演形式,主要特点是“扭”,所以也叫“扭秧歌”,即在锣鼓乐器伴奏下以腰部为中心点,头和上体随双臂大幅度扭动,脚下以“十字步”作前进、后退、左腾、右跃的走动。上下谐协,步调整齐,彩绸飞舞,彩扇翻腾,同时还可以伴随着唱。
秧歌舞主要有三种角色,即伞头、文武身子和丑角。现在的秧歌舞,经过改革后角色有所不同,服饰可为现代装,腰系红绸带。手中道具可以是镰刀、锤子,可用花伞。丑角也可不要,也可和霸王鞭结合起来。
秧歌是载歌载舞的综合艺术。传统大秧歌是扭完后停着唱,群众叫“敲起来扭起来,不敲不扭唱起来”。扭大秧歌领头者叫伞头,一手持伞;另一个舞者身挎一串铃,手拿佛尘,称之为马排子,走在伞头后面。锣鼓琐呐一响,伞头带着秧歌队,在前开路,变化各种队形。最红火的要数邻村互访彩门子秧歌,秧歌队进门要过彩门,对方秧歌来迎接。这时如两军对阵,一问一答,答对了方才接回村里。表演程序一般是伞头起唱,多为见景生情,即兴创作,锣鼓间奏,群众合唱最后一句。
在陕北,每年春节来到,“锣鼓一响,喉咙发痒”,人们就开始筹办娱乐活动,有的地方也叫“热闹”或“闹红火”。早年多是男扮女妆。随着时代的发展,女的也参加。男女队身着彩服或带云角装的秧歌服,男的用毛巾包头,女的手持彩肩、汉巾。在活动形式上,有大场秧歌、小场秧歌。其中包括一些道具舞,如“狮舞”、“龙灯”、“水船”等。拜年有排门子秧歌,彩门秧歌;正月十五有酒曲秧歌、花灯秧歌。小场子秧又叫踢场子,分二人场、四人场,八人场。舞蹈动作丰富,豪迈粗扩,潇洒大方,充分体现了陕北人民淳朴局憨厚、开朗乐观的性格。
陕北人闹秧歌,就是图个吉庆,图个红火。每年正月初二三开始,几乎要闹腾一个正月天,一直到二月初二才压了锣鼓五音,去忙自家庄稼活。闹秧歌不仅是青年男女的事,甚至许多老汉,老婆也乐于参加,锣鼓一敲响,喉咙眼直痒痒,就想亮开嗓子唱几声,甩开胳膊扭秧歌,踢场子,自取其乐。不参加秧歌队的人就跟上秧歌队看红火,不仅在本村看,甚至跑上十里八里的山路,到邻村看歌。而正月十五闹元宵,转九曲,也许就是陕北闹秧歌的最高潮。
求 东北秧歌特征体态 三大动律 以及动律是什么为发力点。 答对再加悬赏...
东北秧歌特征体态三大动律:上身动律、双膝屈伸、压脚跟。动律的发力点是腰。1、上身动律:东北秧歌的身体韵律主要是左右摆动和前后扭动。横摆身是身体的左右两侧胸腰交替提压,形成上半身的左右横摆。前后扭身是以腰为轴,以肩为主身体左右两侧交替前后扭身,肩与上身扭动形成一体,胯不要扭动,如肩...
东北秧歌的基本体态及律动特点
律动是东北秧歌的一大特色,体现在节奏上,旋律简单明快,节奏强烈,情绪高涨,多使用快节奏、短小精悍的音乐,突显了舞蹈技巧性和灵活性。舞者在跳跃、转身和手臂舞动时,有着明显的配合,营造出强烈的节奏感和视觉效果。总的来说,东北秧歌的律动特点在于舞蹈动作与音乐完美结合,形成独特的、富有东北地方...
东北秧歌的特点
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哏、俏...
东北秧歌的舞蹈特点
2、东北秧歌的审美体验丰富,融合了视觉和心理的双重享受。在舞蹈服装和道具上,女性舞者的服饰色彩鲜艳,协调搭配,夹袄与长裙的搭配,头上的冠状头饰十分抢眼;而男性舞者则着装统一,夹袄配长裤,头戴毡帽,整体视觉冲击力强。3、东北秧歌的表演生动有趣,特点可概括为“稳、艮浪、俏”。其中,“稳”...
东北秧歌舞蹈特点
3. 秧歌的舞蹈动作充满了哏、俏、敏、桥、幽、稳、美的韵律感,体现了东北人民热情、开朗的性格特点。4. 在动作表现中,手巾技巧的展示尤为重要,它不仅增加了舞蹈的难度,也丰富了秧歌的表现力。具体的手巾技巧包括:1. 绕花:舞者快速转动手腕,使手巾形成立形,动作连贯流畅,展示出高超的技巧。2...
东北秧歌三大律动
东北秧歌的三大律动包括:上身动律:特点:上身左右摆动和前后扭动。具体表现:横摆身通过胸腰的交替提压形成身体的左右横摆;前后扭身则以腰为轴,肩与上身扭动形成一体,胯部保持稳定。双膝屈伸:分类:硬屈伸和软屈伸。特点:硬屈伸要求双膝快速屈伸且富有弹性;软屈伸则要求膝关节在屈伸时展现出...
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
东北秧歌在风格上既有火爆、泼辣的特点,又有稳静、幽默的特点。东北秧歌音乐的传统乐曲十分丰富,其美学原则可用三个字加以概括:顺、活、韵。“顺”意为通顺。旋律的各种变化,乐曲的连接,调性、调式的变换都要“顺”。“活”即要具有高度的即兴演奏的能力,使音乐灵活多变。“韵”即韵律感及风格...
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与风格特点是什么~?
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与风格特点如下:1. 重心移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断移动重心以保持平衡,舞蹈中也是如此。几乎所有舞蹈都依赖重心的移动,步伐便是这一移动的体现。例如,东北秧歌中的“踢步”,其特点在于快速有力的重心转移,以及稳定而缓慢的重心回归。2. 动律风格:“稳中浪”是对东北秧歌动律...
东北秧歌特点
东北秧歌的特点主要包括风格诙谐独特、动作稳健且灵动、音乐欢快简洁,以及场面红火、服饰艳丽等。东北秧歌展现了东北人民的热情质朴和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在舞蹈动作上,它结合了良、俏、稳、浪的元素,既有粗犷豪放的一面,又不失细腻俏皮之感。通过腰部扭动、肩部画圆等上身动律,以及快速出脚、稳定...
东北秧歌的特点
东北秧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亢热烈,节奏明快。东北秧歌以浓厚的民间舞蹈风情呈现出了别具一格的风格特征,它粗犷豪放又细腻柔美,表现出极高的感染力和浓厚的东北特色。节奏感是东北秧歌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锣鼓的节奏往往密集而富有变化,身体动作的起伏也紧密跟随节奏的变化。其风格与当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