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教运动?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5-23
谁能回答我1964开始的社教运动的内容?

不外乎你是五分子之一吧?

大概是1962--1966年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积极分子。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社教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直到1978年我国政治生活中特别是农村政治、经济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广义的社教运动,可以包括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前在农村开展的多数政治运动。

当时,这种教育被看成是清除“资本主义自发势力”影响、改进干部作风的重要手段,是推进我国农业集体化、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和政治保证。

扩展资料:

第一次社教运动大体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1956年底。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发扬民主革命时期的优良传统,围绕当时的中心任务,以各种形式对农民进行持续、广泛的教育活动。1953年,在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迅速地、大规模地展开农业合作化运动后,这种教育被提到更为重要的位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教运动



  中共党史上的80件大事(52)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962年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把我国社会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提出要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同年年底到1963年初,一些地区进行了整风整社、社会主义教育和小“四清”(清帐目、清仓库、清财物、清工分)工作。毛泽东肯定了这些地区的做法。1963年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督促各地注意抓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教育问题。3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在全国城市逐步开展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反分散主义、反官僚主义的“五反”运动。5月,毛泽东在杭州召集部分政治局委员和大区书记参加的小型会议,讨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问题,制定了《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即“前十条”)。“前十条”对农村和城市的阶级斗争形势作了极其夸大的估计,对“四清”运动的任务、政策、方法作了规定。这实际上是在为大规模的“社教”运动作准备。9月,中央根据“社教”运动的试点情况,制定了《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草案)》(即“后十条”)。“后十条”一方面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另一方面又提出了“社教”运动中必须执行的正确的方针、政策。此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分别派出大批工作队,在试点的基础上,在部分县、社展开了大规模的“社教”运动。1964年5、6月间的中央工作会议在讨论“社教”运动问题时,对全国基层的政治形势的严峻性作了夸大估计,提出要放手发动群众彻底革命,追查“四不清”干部在上面的根子。1964年底到1965年1月,中央政治局召集全国工作会议,在毛泽东的主持下讨论制定了《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二十三条”),将“四清”的内容规定为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强调这次运动的性质是解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提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等更加错误的观点。到1965年7月,国营工交系统3.9%的单位开展了“社教”运动。1966年春,全国1/3左右的县、社进行了“社教”运动。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党发动和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尽管它对解决干部作风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偏差,使“左”的错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民网)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开展了一场以"反修防修反复辟"为宗旨的政治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称"四清"运动),作为培养高级人才而又汇聚大量所谓"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高等学校也卷入其中.其中开展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直接领导并有全国各地干部参加的北京大学社教试点.

社教运动实际上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前奏曲。

社教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简称,亦称“四清”。20世纪6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部分农村和少数城市基层单位开展的以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和清组织为内容,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政治运动。

社教运动是纠正人们的自私自利思想,敎育全体人民树立为公思想,把社会主义推向前进,纠证错务行为的运动。现在看来总体是非常有益于人民大众的。

什么是社教运动?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社教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直到1978年我国政治生活中特别是农村政治、经济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广义的社教运动,可以包括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前在农村开展的多数政治运动。当时,这种教育被看成是清除“资本主义自发势力”影响、改进干部作风的重要手段,是推进我国农业集体化、现代...

什么是社教运动
含义:中共中央在全国城乡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运动的内容,一开始在农村中是“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物”,后期在城乡中表现为“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运动期间中央领导亲自挂帅,数百万干部下乡下厂,开展革命;在城市中是“反贪污行贿,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反分散主义”。

社教是哪一年?
社教是1963年至1966年上半年。1963年5月,中央出台了《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文件。根据这个文件,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丹阳县委派出千人工作队于当年进驻荆林公社作试点。当时的“重头戏”是直接把矛头对准生产队长及以上干部,发动群众对干部进行“四清”,即:清...

历史上的四清运动的性质
1964年1月,中共中央又下发了《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简称“二十三条”),规定了城市和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方针政策,同时明确,社教运动以“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为主要内容,与最初在农村开展的“四清”运动有了明显区别。1963年12月20日,市两会举行了第五...

65年教师学习100天叫什么运动
1963年至1966年期间,中国发起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社教运动。这场运动的目标是清理政治、经济、组织和思想上的不纯现象。社教运动主要在农村以及一些城市的工矿企业和学校中展开。参与人员主要是教师,他们被要求在100天内完成一系列的学习和自我反省活动。社教运动的开展背景复杂。一方面,它反映了当时...

四清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963-1966年在中国农村和少数城市基层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称城乡社教运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决定在城乡发动一次普遍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3年5月,毛泽东在杭州召集有部分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大区书记参加的小型会议,制定出了《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前十条”)。“...

四清是指哪四清
四清的内容,一开始在农村中是“清工分,清帐目,清仓库和清财物”,后期在城乡中表现为“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四清运动是指1963年至1966年,中共中央在全国城乡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称城乡社教运动。四清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对改变农村干部...

1963年: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全国广泛开展
城市方面,周恩来在直属机关负责干部会议上提出了“五关”考验,强调领导干部的思想改造与自我净化,特别是思想关的重要性,提倡经常性的反省和交流。这场历时三年多的社教运动,有效遏制了官僚主义,改进了干部作风,净化了社会风气,解决了基层问题。它对今日的干部队伍建设仍有重要启示,要求高级领导干部严...

1963年至1965年间进行了什么运动
1963年至1965年间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云动,即农村进行《四清》,城市进行《五反》。

社教的解释
社教的解释 [the socialist education movement] 社会 主义教育 运动 的简称 词语分解 社的解释 社 è 古代指土地神和 祭祀 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春社。秋社。社日。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用以借指 国家 )。 团体或机构:报社。结社。 笔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