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象的特点和生活特征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5-21
《昆虫记》豌豆象的外形和生活特征是什么?

《昆虫记》豌豆象的外形和生活特征如下:
1、豌豆象的外形
小头,大嘴,身着缀有褐色斑点的灰衣裳,长有扁平鞘翅,尾根有两个大黑痣,身材矮粗,这就是豌豆象的大致模样。
2、生活特征
一年1代,以成虫在贮藏室缝隙、田间遗株、树皮裂缝、松土内及包装物等处越冬。翌春飞至春豌豆地取食、交配、产卵。成虫需经6—14天取食豌豆花蜜、花粉、花瓣或叶片,进行补充营养后才开始交配、产卵。
卵一般散产于豌豆英两侧,多为植株中部的豆英上,每雌可产卵700—1000粒,产卵盛期一般在5月中下旬。卵期7—9天。幼虫孵化后即蛀入豆英,幼虫期约37天,老熟时在豆粒内化蛹。化蛹盛期在7月上中旬,蛹期8—9天(此期随收获的豌豆入库)。
成虫羽化后经数日待体壁变硬后钻出豆粒,飞至越冬场所,或不钻出就在豆粒内越冬。成虫寿命可达330天左右。成虫飞翔力强,可达3—7千米,以晴天下午活动最盛。豌豆象发育起点温度为10℃,发育有效积温为360日度。


《昆虫记》
《昆虫记》(Souvenirs Entomologiques)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1879年第一卷首次出版,1907年全书首次出版。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
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豌豆象的习性特点:

1、翌春飞至春豌豆地取食、交配、产卵。成虫需经6—14天取食豌豆花蜜、花粉、花瓣或叶片,进行补充营养后才开始交配、产卵。

2、卵一般散产于豌豆英两侧,多为植株中部的豆英上,每雌可产卵700—1000粒,产卵盛期一般在5月中下旬。卵期7—9天。幼虫孵化后即蛀入豆英,幼虫期约37天,老熟时在豆粒内化蛹。
豌豆象昆虫纲鞘翅目豆象科。又名豌豆蛀虫、豌豆牛。它是豌豆害虫。除在田间侵入豆粒为害外,并能随同豆粒收获入仓和调运而传播蔓延,因而也是一种仓贮害虫。

成虫体长约5毫米,长椭圆形,黑褐色;触角锯齿状;鞘翅后半部有白色毛斑排列成的斜纹;后足腿节内缘近端部有一长而尖的刺。卵长约0.7毫米,椭圆形,淡橙黄色,一端长有2条长丝用以粘附豆荚表面。幼虫体长 4.5~5毫米,近圆筒形略弯曲,乳白色,体节多皱,胸足退化成突起。

昆虫名,为鞘翅目,豆象科。分布在中国大部分省区,尤以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等省为重。危害豌豆、扁豆等;幼虫蛀害豆荚,取食豆粒,影响产量,并且受害豆荚气味难闻,不能食用。

形态特征

长椭圆形,黑色,体长4~5毫米,宽2.6~2.8毫米;触角基部4节,前、中足胫节、跗节为褐色或浅褐色;头具刻点,背淡褐色毛;前胸背板较宽,刻点密,被有黑色与灰白色毛,后缘中叶有三

角形毛斑,前端窄,两侧中间前方各有1个向后指的尖齿;小盾片近方形,后缘凹,被白色毛;鞘翅具10条纵纹,覆褐色毛,沿基部混有白色毛,中部稍后向外缘有白色毛组成的1条斜纹,再后近鞘翅缝有1列间隔的白色毛点;臀板覆深褐色毛,后缘两侧与端部中间两侧有4个黑斑,后缘斑常被鞘翅所覆盖;后足腿节近端处外缘有1个明显的长尖齿。雄虫中足胫节末端有1根尖刺,雌虫则无。

生活习性

一年1代,以成虫在贮藏室缝隙、田间遗株、树皮裂缝、松土内及包装物等处越冬。翌春飞至春豌豆地取食、交配、产卵。成虫需经6—14天取食豌豆花蜜、花粉、花瓣或叶片,进行补充营养后才开始交配、产卵。卵一般散产于豌豆英两侧,多为植株中部的豆英上,每雌可产卵700—1000粒,产卵盛期一般在5月中下旬。卵期7—9天。幼虫孵化后即蛀入豆英,幼虫期约37天,老熟时在豆粒内化蛹。化蛹盛期在7月上中旬,蛹期8—9天(此期随收获的豌豆入库),成虫羽化后经数日待体壁变硬后钻出豆粒,飞至越冬场所,或不钻出就在豆粒内越冬。成虫寿命可达330天左右。成虫飞翔力强,可达3—7千米,以晴天下午活动最盛。豌豆象发育起点温度为10℃,发育有效积温为360日度 。

参考资料来源:头条百科-豌豆象

昆虫名,为鞘翅目,豆象科。分布在中国大部分省区,尤以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等省为重。危害豌豆、扁豆等;幼虫蛀害豆荚,取食豆粒,影响产量,并且受害豆荚气味难闻,不能食用。
形态特征
长椭圆形,黑色,体长4~5毫米,宽2.6~2.8毫米;触角基部4节,前、中足胫节、跗节为褐色或浅褐色;头具刻点,背淡褐色毛;前胸背板较宽,刻点密,被有黑色与灰白色毛,后缘中叶有三
角形毛斑,前端窄,两侧中间前方各有1个向后指的尖齿;小盾片近方形,后缘凹,被白色毛;鞘翅具10条纵纹,覆褐色毛,沿基部混有白色毛,中部稍后向外缘有白色毛组成的1条斜纹,再后近鞘翅缝有1列间隔的白色毛点;臀板覆深褐色毛,后缘两侧与端部中间两侧有4个黑斑,后缘斑常被鞘翅所覆盖;后足腿节近端处外缘有1个明显的长尖齿。雄虫中足胫节末端有1根尖刺,雌虫则无。
生活习性
一年1代,以成虫在贮藏室缝隙、田间遗株、树皮裂缝、松土内及包装物等处越冬。翌春飞至春豌豆地取食、交配、产卵。成虫需经6—14天取食豌豆花蜜、花粉、花瓣或叶片,进行补充营养后才开始交配、产卵。卵一般散产于豌豆英两侧,多为植株中部的豆英上,每雌可产卵700—1000粒,产卵盛期一般在5月中下旬。卵期7—9天。幼虫孵化后即蛀入豆英,幼虫期约37天,老熟时在豆粒内化蛹。化蛹盛期在7月上中旬,蛹期8—9天(此期随收获的豌豆入库),成虫羽化后经数日待体壁变硬后钻出豆粒,飞至越冬场所,或不钻出就在豆粒内越冬。成虫寿命可达330天左右。成虫飞翔力强,可达3—7千米,以晴天下午活动最盛。豌豆象发育起点温度为10℃,发育有效积温为360日度 。

豌豆象的习性特点:
1、翌春飞至春豌豆地取食、交配、产卵。成虫需经6—14天取食豌豆花蜜、花粉、花瓣或叶片,进行补充营养后才开始交配、产卵
2、卵一般散产于豌豆英两侧,多为植株中部的豆英上,每雌可产卵700—1000粒,产卵盛期一般在5月中下旬。卵期7—9天。幼虫孵化后即蛀入豆英,幼虫期约37天,老熟时在豆粒内化蛹

小头,大嘴,身着灰色斑点的衣服,尾根有两个大黑痣,喜爱吃碗豆

1、翌春飞至春豌豆地取食、交配、产卵。成虫需经6—14天取食豌豆花蜜、花粉、花瓣或叶片,进行补充营养后才开始交配、产卵。

2、卵一般散产于豌豆英两侧,多为植株中部的豆英上,每雌可产卵700—1000粒,产卵盛期一般在5月中下旬。卵期7—9天。幼虫孵化后即蛀入豆英,幼虫期约37天,老熟时在豆粒内化蛹。

豌豆象的特点和生活特征
形态特征 长椭圆形,黑色,体长4~5毫米,宽2.6~2.8毫米;触角基部4节,前、中足胫节、跗节为褐色或浅褐色;头具刻点,背淡褐色毛;前胸背板较宽,刻点密,被有黑色与灰白色毛,后缘中叶有三 角形毛斑,前端窄,两侧中间前方各有1个向后指的尖齿;小盾片近方形,后缘凹,被白色毛;鞘翅...

豌豆象特点和生活特征
豌豆象的习性特点:1、翌春飞至春豌豆地取食、交配、产卵。成虫需经6—14天取食豌豆花蜜、花粉、花瓣或叶片,进行补充营养后才开始交配、产卵。2、卵一般散产于豌豆英两侧,多为植株中部的豆英上,每雌可产卵700—1000粒,产卵盛期一般在5月中下旬。卵期7—9天。幼虫孵化后即蛀入豆英,幼虫期约...

《昆虫记》豌豆象的外形和生活特征是什么?
1、豌豆象的外形 小头,大嘴,身着缀有褐色斑点的灰衣裳,长有扁平鞘翅,尾根有两个大黑痣,身材矮粗,这就是豌豆象的大致模样。2、生活特征 一年1代,以成虫在贮藏室缝隙、田间遗株、树皮裂缝、松土内及包装物等处越冬。翌春飞至春豌豆地取食、交配、产卵。成虫需经6—14天取食豌豆花蜜、花粉、...

豆象有哪些特征?
一、形态特征1.成虫体长20~45mm。2.头、前胸背板及鞘翅表皮黑色,仅鞘翅端部红褐色;触角第1~4节(有时也包括第5节基半部)及末节红褐色;其余节黑色;腹板、臀板及足大部红褐色,仅局部黑色。3.触角11节,向后伸达肩部;第1~4节丝状,第5~10节锯齿状,末节端部尖。翘翅被黄褐色毛,在翅...

豆象虫对人有害么
大部分类型在野外、一部分在库房内日常生活。在平均气温较高的地域和库房可以全年度繁育,为虫害,导致豆类食品很多损害。普遍的有绿豆象和蚕豆象,各自危害绿豆、红小豆、豇豆和别的一些豆类食品。豌豆象是扁豆的重特大虫害。有的类型是一些豆类食品的危险因素虫害,如四纹豆象、菜豆象已纳入国际检疫目标...

豌豆象的特点是什么
豌豆象的特点:该虫体长呈椭圆形,体长4-5毫米,宽为2.6-2.8毫米,触角基部有四节,前中足胫节以及跗节呈褐色或者是浅褐色,头部具有刻点,背部呈淡褐色,前胸背部较宽。豌豆象是鞘翅目、豆象科下的一种虫,分布在中国的大部分省区,特别是安徽、山东、江苏、陕西等省。豌豆象一年繁殖一代,...

这是什么虫,家里泛滥了怎么办
豆象。中国有40多种。 体卵圆,中小型,少数种类较大。复眼大,前缘强烈凹入。触角11节,锯齿状,栉齿状。鞘翅毛有白色、棕色,常形成斑纹 ,末端截形 。该科昆虫主要为害豆科植物的种子。大多数种类在野外、部分在仓库内生活。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和仓库内能全年繁殖,为害虫,造成豆类大量损失。防治对策...

昆虫记菜豆象生活特征
昆虫记菜豆象生活特征如下:昆虫记菜豆象是一种小型的昆虫,常见于菜豆栽培地。菜豆象的外形特点是小巧而纤细,身体呈圆形,长约2-3毫米它们的身体颜色通常是深褐色或黑色,有时会带有金属光泽。菜豆象的头部相对较大,眼睛突出,触角细长,未端呈锥形。它们的足部发达,能够迅速爬行和跳跃。菜豆象的...

巴西豆象形态特征
5倍,具有显著的比例特征。小盾片形状为三角形,为整体形态增添了一丝几何美感。鞘翅呈现出微微的方形,且在翅的末端圆润,这是其翅膀的显著特点。至于繁殖阶段,巴西豆象的卵是扁平的,长度大约为0.5mm。而老熟幼虫的形态则像一颗小号的菜豆,呈现出乳白色,展示了其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

蚕豆象是什么?
蚕豆象[Bruchus rufimanus(Boheman)]又称豆牛、豆乌龟和蚕豆红脚象。属鞘翅目豆象科。北方地区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陕西等省市,是蚕豆的大害虫。为害状幼虫蛀食蚕豆,被害豆粒上有许多蛀孔,将蚕豆粒蛀成隧道。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5毫米,体黑色,短椭圆形,前胸背板后缘中间有灰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