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人名的“字”是什么意思?
字:也叫表字,往往与名字有关系,或者是名字在某种意义上的一个衍生。比如苏轼,字子瞻,是由“轼”而想到登车远望;而苏辙字子由,则是由于“辙”是到车子由此驶过的痕迹。 号:也叫别号、雅号,与名字就无任何联系了。有指地为号的:如苏轼号东坡居士。
字是表字,号相当于别称。 古人刚生下不久就有了名,长大以后要取字,两者相连,通称名字。关于二者的作用,清朝人王应奎曾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意思是说,名是用来区分彼此的,字则是表示德行的。二者性质不同,用途也不大一样。
可是,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
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jī)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字在十六岁由有文化的人取,一般与名有联想或含义互补,号一般是人出名后,由他人或自己取得的。
古代男子20岁女子十五岁,不便直呼其名。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称字为表字。
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产生了“避讳”制度。
扩展资料:
名是名,字是字
现在人们所说的名字是指一个人的名,与古代所说的名字不同。古代的名与字分指,均为一个人的称号。名,是一个人在成年之前的称呼,字则是他成年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
中国的这种名、字双轨制早在周代就已经形成。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古人的字,主要用于他称。古代婴儿出生满两个月就要命名。《礼记》中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这是因为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结发加冠之礼,以示成年,开始取字。女子十五岁结发加笄(束发的簪子),作为成年的标志,可以取字。一个人成年后,由长辈原先为其取的名已不便在社交场合中被人指名道姓地径直称呼,应另外换一个平辈或晚辈可以称呼的新名,否则被视为无礼。因此,以字相称,表示尊敬。
字独立于名之外,又与名密切相关。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可以相互注释,字义相近,周瑜字公瑾,“瑜”和“瑾”均为美玉,义相近。也有名与字互为补充,可以连义推想的,如岳飞字鹏举,“鹏举”取大鹏振翅高飞之意,与“飞”互为补充。还有以反义相对取字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熹”与“晦”字义相反。
参考资料:人民网-古代名、字分指 宋代起名以老为美
古代男子20岁成年要行冠礼,字是这个时候取的,一般是长辈或老师给取的,字以表德.(诸葛亮字孔明,孔明和亮的意思是一样的.)
一般称呼别人都叫字,而不叫名的,这是礼节.
一般称呼自己叫名的,这个是礼貌.
古文中,人名的“字”是什么意思?
在古文中,“字”是成年后文人雅士的自称或他称。据《礼记·曲礼》记载,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后赐字,女子十五岁行笄礼后赐字。这一做法是为了体现个人的尊严,他人在与之交流时应称呼其字而非名。以下为命字的几种主要方式:1. 同义反复: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意为原。孔子的弟子宰予,字子...
古文中,人名的“字”是什么意思?
“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①同义反复。如屈原...
古代人名中的“字”是干什么的?
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自...
人名中的"字"和"号"是什么意思
在古代文化中,人的称谓包括名、字和号,各自有着不同的意义。名是个人的正式名字,字则是对名的补充,通常是父母或长辈为孩子取的名字,以表其志向或期望。字一般由两个字构成,也有少数仅一字。如岳飞,其名为飞,字鹏举,寓意飞翔之志。至于号,则是一种更为自由和个性化的称谓,类似于现代的...
人名中的字和号是什么意思
以著名的南宋抗金将领岳飞为例,他的名字是“飞”,字为“鹏举”。这里,“飞”寓意着他能像飞鸟一样自由翱翔,而“鹏举”则象征着他将如同大鹏鸟一样展翅高飞,有远大抱负。号,也称为别号或别称,是古代文人墨客的一种独特称号,它往往体现了个人的生活经历、志趣爱好、性格特点或是隐居地名等。
文言文里的名字
1. 古文中,人名的“字”是什么意思 表字,又称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名字之外,为自己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现在一般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 根据记载,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女子许嫁时取字。如孔丘字仲尼,司马迁字子长,李白字太白。 根据《礼记·檀弓》上的说法,在人成年后,需要受到社会的...
古代文人的“字”和“号”有什么区别?
字对名作了解释。 高明,字则诚。《礼记》日:“诚则明矣。”名和字在一句话中,诚是明的前提条件,明是诚的后果。 于谦,字廷益。《尚书》说:“谦受益。”名和字在一句话中,谦是前提条件,益是谦的后果。 5.意义相延的:即表率意为名字意思的延伸。这种情况可称之为“延伸式”。如: 李白,字太白。太白指...
中国古代人名中的字源于何时何事
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自称用名,称人以字。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秦观字...
人名中的字是什么意思
历史文化里的人名中字的意义 中国历史文化中,往往流传着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字。比如,人名中的“龙”字,代表着神秘、权威和力量等,是中华文明中的重要象征。又如,人名中的“玉”字,代表着美好、高贵和完美等,寓意深刻。因此,在研究历史文化或者阅读经典文献时,想必会更好的了解这些高深蕴义的字...
姓名字号是什么意思姓名字号的相关知识
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姓名字号"是指汉族人名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中包含了姓、名、字和号四个部分。2、"姓"代表的是家族或氏族的共同称呼,是整个家族的标识。3、"名"则是个人独有的称呼,用于指代个人。4、"字"通常被称为"表字",是在本名之外另取的一个与本名有关联的名字。男性在20岁举行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