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争鸣:潘金莲是中国妇女革命的先驱吗
文章摘自《爱与性的秘密》 作者:徐兆寿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本书简介:就我的调查来看,在当下中国的青年人,他们最感兴趣也能拿到桌面上讨论的内容依次是: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婚姻?爱情与婚姻的关系是什么?性是什么?性与爱情的关系?性与婚姻的关系?同性恋问题;乱伦问题;一夜……[连载内容] 在上一堂课上,讲到了《金瓶梅》,两个同学关于“西门庆是极品男人”和“西门庆有没有爱情”发生了争议。我想,他们在课后肯定还会争议。果然,一个同学起来说,他们在课后一直在争议,不过,他们争议的不再是西门庆的问题,而是潘金莲。这个同学爆出了一个观点,惹得在场的所有同学都惊叫,他说: “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重新来看待潘金莲这个女子形象。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潘金莲是中国妇女争取独立、自由和幸福的先驱。” 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他讲了潘金莲的身世:“这潘金莲却是南门外潘裁的女儿,排行六姐。因她自幼生得有些姿色,缠得一双好小脚儿,所以就叫金莲。她父亲死了,做娘的度日不过,从九岁卖在王招宣府里,习学弹唱,闲常又教她读书写字。她本性机变伶俐,不过十二三,就会描眉画眼,傅粉施朱,品竹弹丝,女工针指,知书识字,梳一个缠髻儿,着一件扣身衫子,做张做致,乔模乔样。到十五岁的时节,王招宣死了,潘妈妈争将出来,三十两银子转卖于张大户家,与玉莲同时进门。大户教她习学弹唱,金莲原自会的,甚是省力。金莲学琵琶,玉莲学筝,这两个同房歇卧。主家婆余氏初时甚是抬举二人,与她金银首饰装束身子。后日不料白玉莲死了,止落下金莲一人,长成一十八岁,出落得脸衬桃花,眉弯新月。张大户每要收她,只碍主家婆厉害,不得到手。一日主家婆邻家赴席不在,大户暗把金莲唤至房中,遂收用了。……大户知道不容,却赌气倒赔了房奁,要寻嫁得一个相应的人家。大户家下人都说武大忠厚,见无妻小,又住着宅内房儿,堪可与他。这大户早晚还要看觑此女,因此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为妻。” 潘金莲从小没了父亲,9岁卖了一次,15岁又卖了一次,18岁被主子“收用”,最后主子坏了心地将她嫁于武大郎。从今天的观念来看,潘金莲与武大郎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虽然都是奴才,但还是相差太大。潘金莲肯定是没有任何幸福可言的,但她不是忍气吞声,而是开始寻找自己的幸福。在这个时候,她首先看上的是武松,武松的伦理观念很强,不愿意,于是她看上了西门庆。从那个时代来看,潘金莲是与时代的道德相背离的,当然,那时的道德对妇女来说,简直是地狱。她争取自由与幸福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就会有这样的心。 给潘金莲翻案,历来已有很多人这样做了。魏明伦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另一个同学起来说,我们觉得很矛盾,从一个角度来看,潘金莲是为了争取自由和幸福,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潘金莲是一个不择手段、毫无道德和人性的女人。她为了获得西门庆的爱,杀死了李瓶儿的儿子。她是一个被封建礼教异化了的女人。 恰巧,此时,我看到一则消息,真是令人啼笑皆非——是继安徽当年五一节开张的《金瓶梅》遗址公园后,山东又有两地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发与《金瓶梅》相关的旅游项目,诸如潘金莲与西门庆相会的旧址、武大郎烧饼铺、武松杀嫂旧址,或血溅鸳鸯楼旧址等等,还伴有“武大捉奸”、“西门初会潘金莲”等娱乐节目,真是闹哄哄的不一而足,都冠以文化旅游之名。 我以为,这多少有集体意淫的意思,存在于《金瓶梅》旅游开发与消费过程之中。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旅游消费过程,其实就是意义生产或消解的过程,《金瓶梅》旅游消费过程,其潜在的低俗暗流消解并改写了表面上那些所谓文化的堂而皇之的意义。生理感官上的意义,回应着景点本身的隐喻色彩,威胁着《金瓶梅》原本所具有的意义的能指。我们应该看到,《金瓶梅》在以通俗的旅游方式为传播的中介,从一开始就已经在向世俗变形,并迷失了自己原本的方向。 这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实际上是在给负面文化翻案,在为潘金莲翻案。 我们先来思量一下潘金莲若活在今天会怎么样?她不喜欢武大郎就会与武大郎离婚,武大郎不愿意。这就成了武大郎的不是。然后她喜欢武二郎。武二郎若也喜欢她,在今天就似乎成了天经地义的一对了。哥哥必须让位给弟弟。若武二郎不喜欢她,她就必须寻找新的爱情,于是她喜欢西门庆也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事。只是她不该危害武大郎。 这就是今天很多人给潘金莲翻案的理由。 这其实是一个伦理问题。首先,第一个问题是爱情是否可以主宰亲情?爱情与亲情的关系是什么?这在今天是一个非常混乱的关系。爱情至上是今天的宗教。但我们从人类伦理的诞生来看,爱情与亲情是一对平等的关系,甚至在古老的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里,亲情要远远地大于爱情。现在是一个两性平等的社会,爱情与亲情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但最多也只是平等的关系。爱情若凌驾于亲情之上,那么,家庭伦理就不复存在。从这一意义上来看,武二郎拒绝嫂嫂是符合古代和今天的伦理观念的。 其次要探讨的是为了爱情就可以杀人吗?潘金莲为了与西门庆的关系,首先杀了武大郎,然后又杀了李瓶儿的儿子。有两宗命案。我想,无论到了任何时代,以牺牲别人的生命来换取自己所谓的爱情,都是不符合伦理道德的,更不可能符合当时的社会法律。 最后,要探讨的是一个人的欲望与自身的伦理。现在我们常常会谈论人是一个自然的人,也常常会看到很多“返璞归真”的行为,但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生活的总和。似乎把人的自然的部分有所忽视。一般的看法是,一个人,既是一个自然的人,又是一个社会的人。人的欲望有自然的,也有社会的。如对同类的占有、侵略等,都出自自然的欲望。那些对社会声誉的欲望、对忽视人性的道德追求的欲望,便是社会欲望。一个人,只有做到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统一时才是一个真正的人。用孔子的话讲,就是一个能达到中庸之道的人。这就是人自身的伦理。一个人往往很难对自身的伦理认识清楚,更不要说执守了。宋明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对人性的反动,也是对人伦的反动。他们只强调人的社会欲望,却压抑了人的自然欲望。《金瓶梅》就是对这种宋明理学的一次反抗。你不是强调要“存天理,灭人欲”吗?我偏偏要写人欲。所以,整部《金瓶梅》就是写人欲的,也是写人欲是如何得逞的。而这里面的主人公自然是西门庆和几个女人。在这几个女人中,潘金莲又是主角。潘金莲已经完全丧失了社会性中的人伦道德,变成了一个以自身欲望为主导的变态狂。(编辑:点儿)文章摘自 《爱与性的秘密》 作者:徐兆寿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更多文章进入书摘频道>>>
辩论题没有对错,只有你的论据充不充分,思路清不清晰。
认为武松是对的。潘金莲对公即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因为潘金莲作为人妻,和西门庆作出苟且之事,有伤风化,伤风败德,对社会造成极为不良影响,同时还伙同西门庆杀死大哥,杀潘金莲是为社会除一大害,为自家清理门户,为大哥讨回公道,武松连老虎都能杀,如果这悍妇还收拾不了,以后实在愧对酒泉之下的大哥,愧对赞扬他英武的乡里百姓
2.当然也可以认为武松是错的。潘金莲虽然有悖妻德,与西门庆私通,还合谋杀死西门庆,但是她并未被武大郎休妻,依然是武松的嫂子,嫂子被小叔子打死,以下犯上,于理不容。第二,潘金莲本性并非大恶,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要不是王婆和西门庆设局,她也不至如此,同时她过去对武松也有好感,要不是武松强横拒绝,不懂言辞,也不至于折了她颜面,怀恨在心。而且要留住潘金莲的心,更重要的是让他有好的生活,武松空有武艺却无头脑,如果他把心思放在如果让武大郎多赚钱,让他能在潘金莲面前挺胸做人,也不至于走到这步。在明朝,律法森严,就算要处置潘金莲,也不能让武松想杀就杀,公义来说应由公堂论断,人人都想杀就杀,藐视司法,那还怎样。再者,任何人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生命的权利不应由他人夺去,予以教化的机会。
观点争鸣:潘金莲是中国妇女革命的先驱吗
这个同学爆出了一个观点,惹得在场的所有同学都惊叫,他说: “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重新来看待潘金莲这个女子形象。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潘金莲是中国妇女争取独立、自由和幸福的先驱。” 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他讲了潘金莲的身世:“这潘金莲却是南门外潘裁的女儿,排行六姐。因她自幼生得有些姿色,缠得...
丧失人伦道德的潘金莲是中国妇女革命的先驱吗
看个人理解吧主流社会是不会承认的要是承认了那把孔子的三从四德(理解不一样|)要推翻那孔子的其他著作等又该咋办 社会道德太多了 我认为潘金莲是中国妇女革命的先驱之一潘金莲从小没了父亲,9岁卖了一次,15岁又卖了一次,18岁被主子“收用”,最后主子坏了心地将她嫁于武大郎可以说是幼年生活...
金莲是什么意思
金莲,汉语词语。旧指妇女的脚。在道家,是圣物之一。在佛学中,亦指胎藏界三部中的二部。缠足是中国古代一种陋习。是用布将女性双脚紧紧缠裹,使之畸形变小。一般女性从四、五岁起便开始缠足,直到成年骨骼定型后方将布带解开,也有终身缠裹者。缠足开始的时间有夏禹、商代、春秋战国、隋、五代、...
潘金莲的评论~
为了歌功武松,而贬低潘金莲这样一个妇女形象,<水浒>在这点上应是一败笔.第二种故事是,武大郎因病死亡,武松有心想和潘金莲结婚,但已被门庆抢了先,武松和西门庆较上了劲(两个帅哥争一个美女),但他并没有杀死西门庆和潘金莲,因争执而诉诸法律(官府吃了西门庆的贿赂,把武松判了罪。)武松...
如何评价潘金莲这个人物?
更是个英雄豪杰,生生打死过老虎的人,回来他看到了哥哥的葬礼,慢慢的更是听了一些风言风语,在葬礼上杀死了潘金莲,潘金莲死的时候倒是也非常的坦然,觉得一死也就罢了。武松随后又在酒楼杀死了西门庆。可以说潘金莲是古时封建女性的一种悲哀,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只能被男人所主宰。
如果你爱的人叫你金莲 这代表什么
如果他爱你,那么这是好意,不要多想,潘金莲虽不被世人称颂,但她与西门庆的爱情确实存在,那个朝代婚外情很禁忌,是大罪。事实上,西门庆这样一个风流倜傥的如玉公子,能对金莲有意,足见潘女子还是有貌有才得。他们二人被后人唾弃,但与他们自身而言,却是情比金坚。有人这样叫你,也许他觉得他可以...
中国的三位伟大女性
中国十位伟大的女性:长孙皇后--最贤惠的女人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上官婉儿——巾帼首相第一人 上官婉儿是历史上非常才气的女子,她的一生可谓是坎坷传奇。
如何评价《水浒传》中的潘金莲?
潘金莲生在宋朝,可以说她生不逢时,在委屈无奈中生活着,她出身肯定在贫寒家庭中,要不然怎么能做张大户家的丫环,张大户多次调戏她,她死也不从,就这一点能说明她还是一个有品德的贞节女子,张大户有点老羞成怒,你不从我,我就让你不得好过,所以把她许配给了最丑的武大郎以示折磨和惩罚,封建 社会 的婚姻是父母...
如何评价《水浒传》中的潘金莲呢?
荡妇”,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的。她美好的愿望被一次次打碎,婚姻的不幸,爱情的绝望,生活的不堪,把潘金莲由人变成了鬼。归根到底,是吃人的封建制度害了她,禁锢了她的思想,毒害了她的灵魂。她是无数封建压迫下中国妇女的缩影,是水浒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83版武松潘金莲扮演者是谁
1、潘金莲 扮演者 王思懿 王思懿(英文名:Brenda,1972年12月11日-),原名王心静,台湾演员,籍贯宁夏银川。1985年开始模特事业,曾于1989年获台北十大模特称号。1993年后开始参与拍摄电视剧,因于1998年央视版《水浒传》中饰演潘金莲而成名,之后定居北京,在中国大陆发展自己的演艺事业。王思懿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