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严厉的成语
疾言厉色、金刚怒目、声色俱厉、辞严义正、正颜厉色
一、疾言厉色
【解释】: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出自】:汉·刘宽《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译文】:即使在匆忙,没有疾言厉色。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二、金刚怒目
【解释】:怒目:睁大眼睛,眼珠突出。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出自】:北宋·李昉、扈蒙、徐铉等《太平广记》:“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译文】:金刚瞪着眼睛,如何降伏四魔;菩萨低头,所以慈悲六道。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三、声色俱厉
【解释】: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出自】:唐·房玄龄《晋书·明帝纪》:“(王)敦素以帝神武明略,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日:‘皇太子何以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
【译文】:(王)敦促一向以皇帝神武明略,大会百官,问温峤天:皇太子用什么德行著称?声色俱厉,一定要让有说。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说话的语气
四、辞严义正
【解释】: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出自】: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译文】:欧公难道只有笔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年之后,出现的兴起,我有什么值得辱没你这赐啊。
五、正颜厉色
【解释】:颜:面容。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出自】:汉·王莽《汉书·王莽传》:“盱衡厉色,振扬武怒。”
【译文】:盱衡严厉,振扬武生气。
【近义词】正言厉色、声色俱厉、和颜悦色、疾言厉色、道貌岸然
词语有:不苟言笑、正襟危坐、正容亢色 、直言正色、正正经经。
1、不苟言笑 [ bù gǒu yán xiào ]
解释: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出自: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且说这位郑伯才君,单名一个雄字,乃是湖南湘潭县人,向来是个讲宋学的,方领矩步,不苟言笑 。
2、正襟危坐 [ zhèng jīn wēi zuò ]
解释: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出自:近代 郭沫若《学生时代·到宜兴去》:R先生把我请在一把上位的太师椅上坐下,~和我对话起来。
3、正容亢色 [ zhèng róng kàng sè ]
解释:谓神色严肃。
出自:近代 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五:“‘这就该说是‘上海的外国小姐’才对呀!’赵夫人正容亢色地说。”
4、直言正色 [ zhí yán zhèng sè ]
解释:谓言语正直,仪容严肃。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直言正色,论不阿谄。
译文:言语正直,仪容严肃,绝不阿谀奉承。
5、正正经经 [ zhèng zhèng jīng jīng ]
解释:严肃而认真;形容正大光明。
出自:近代 海默《从城里来的姑娘》:你现在能正正经经 地当个新中国的人了,还不该高兴吗?
一、疾言厉色
【解释】: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出自】:汉·刘宽《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译文】:即使在匆忙,没有疾言厉色。
二、金刚怒目
【解释】:怒目:睁大眼睛,眼珠突出。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出自】:北宋·李昉、扈蒙、徐铉等《太平广记》:“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译文】:金刚瞪着眼睛,如何降伏四魔;菩萨低头,所以慈悲六道。
三、正容亢色
【解释】:谓神色严肃。
【出自】:近代 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五:“‘这就该说是‘上海的外国小姐’才对呀!’赵夫人正容亢色地说。”
四、直言正色
【解释】:谓言语正直,仪容严肃。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直言正色,论不阿谄。
【译文】:言语正直,仪容严肃,绝不阿谀奉承。
五、声色俱厉
【解释】: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出自】: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达夫更决绝地说了一句,“不停办我是不寄稿的!”说得有点声色俱厉的程度。
撑眉努眼——竖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态度严厉而专横。
词严义正——词:言词,语言;严:严谨;义:道理;正:纯正。指言辞严厉,道理纯正。
词言义正——词: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辞色俱厉——措辞和神色都十分严厉。
辞严气正——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
辞严义正——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辞严谊正——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
辞严意正——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
当头棒喝——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
恶言厉色——说话和脸色都很严厉。
行峻言厉——行:行为;峻:严厉。指一个人的行为和言语都非常严厉。
回霜收电——比喻改变原来冷漠严厉的态度。
疾声厉色——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疾言厉色——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口沸目赤——形容人情绪激动,声音脸色都很严厉的样子。
苦药利病——良药苦口对病有好处。比喻严厉的劝诫或批评有利于人的进步。
雷动风行——①指万物运动变化迅速。②比喻推行政令的严厉迅猛。
雷厉风飞——①象雷那样猛烈,象风那样快。同“雷厉风行”。②严厉威猛。
声色俱厉
【解释】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出处】《晋书·明帝纪》:“(王)敦素以帝神武明略,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日:‘皇太子何以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
恶言厉色
【解释】说话和脸色都很严厉。
【出处】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八章:“洪珊老师虽然照样是恶言厉色的把书茵斥骂一顿,但态度已经和缓下来了。”
疾声厉色
【解释】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出处】《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夏日可畏
【解释】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出处】《左传·文公七年》:“鄷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严词厉色
【解释】说话很严厉,脸色很严肃。
【出处】《隋唐演义》第56回:“要送木兰到营中去,反是木兰严词厉色催逼转来。”
正色立朝
【解释】指严正执法。
【出处】《南史·孔休源传》:“[孔休源]迁御史中丞,正色直绳,无所回避,百僚惮之。”
正颜厉色
【解释】颜:面容。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出处】《汉书·王莽传》:“盱衡厉色,振扬武怒。”《后汉书·翟酺传》:“目见正容,耳闻正言。”
疾言厉色
【解释】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出处】《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声色俱厉
shēng sè jù lì
[释义] 俱:全;都。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指人对不满的事表现得非常愤慨激动。
[语出] 《晋书·明帝纪》:“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曰:‘皇太子以何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
[正音] 色;不能读作“shǎi”。
[辨形] 厉;不能写作“历”。
[近义] 疾言厉色 正颜厉色
[反义] 和颜悦色
[用法] 用于人说话的语气。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和“正颜厉色”;都有“语言态度严厉”的意思;但~偏重在态度凶;“正颜厉色”偏重指表情严肃。
[例句] 孩子做错了事;应该对他讲明道理;耐心教育;不要~地责骂。
[英译] loud voice and stern expression
描写严厉的词语或成语
- 疾言厉色:言语急躁,神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当头棒喝: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 凛若冰霜:冷得像冰霜一样,形容态度严肃,不易接近。- 声色俱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辞严义正:言辞严厉,义理正大。2.形容人严厉的成语 - 严词厉色:说话和脸色都很严厉。-...
形容人的神态严厉的四字词语和成语,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形容人的神态严厉的四字词语 疾言厉色、金刚怒目、 声色俱厉、辞严义正、 正颜厉色 号令如山 指军令严肃 不容更改 凛若冰霜 形容人的神态严厉的成语 【成语】: 辞严义正 【拼音】: cí yán yì zhèng 【解释】: 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出处...
描写人严厉时的词语
- 行峻言厉:行:行为;峻:严厉。指一个人的行为和言语都非常严厉。2. 描写人物严厉的成语 - 疾声厉色:言语急促,神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 - 当头棒喝: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 疾言厉色: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雷...
形容对人严厉成语
锲而不舍成语释义: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疾言遽色成语释义:言语神色粗暴急躁。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辞严意正成语释义: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行峻言厉成语释义:行:行为;峻:严厉。指一个人的行为和言语都非常严厉。苦药利病成语释义:良...
色厉内荏
色厉内荏是汉语成语,意思是外表强硬,内心虚弱。解释:1、色:神色,模样。2、厉:威严、凶恶。3、内:内心。4、荏:软弱、怯懦。形容人外表严厉而内心怯懦,常用此语。外强中干,外表强硬而内心怯弱。成语出处:《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近义词:外强中干 ...
形容人严厉的成语
疾言厉色、金刚怒目、正容亢色、直言正色、声色俱厉 一、疾言厉色 【解释】: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出自】:汉·刘宽《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译文】:即使在匆忙,没有疾言厉色。二、金刚怒目 【解释】:怒目:睁大眼睛,眼珠...
严厉的成语有哪些
一、铁面无私 铁面无私这个成语形容人公正严明,不畏权势,不讲私情。该成语中的“铁面”表示刚正不阿的意志,“无私”则指没有私心。合起来,该成语用于形容极其严厉、公正的人,他们对待事情不徇私情,严格按照原则办事。二、声色俱厉 声色俱厉指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这个...
形容严厉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严厉的成语有很多,比如“肃然起敬”,它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肃然指的是恭敬的样子,起敬则是产生尊敬的心情。而“道貌岸然”则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道貌是指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则为高傲的样子。“正襟危坐”则是指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严肃场合...
形容态度非常认真严格?
一丝不苟(yī sī bù gǒu):苟:苟且,马虎。 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不苟言笑(bù gǒu yán xiào):苟:苟且,随便。 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一本正经、一丝不苟、郑重其事、精益求精、尽心竭力 一、一本正经 白话释义: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 朝代:明 作者:...
形容对人严厉成语
形容对人严厉的成语主要有以下几点:雷动风行:比喻推行政令的严厉迅猛,也可以形容对人的要求或管理非常严格。疾言遽色: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言语神色粗暴急躁,表现出严厉的态度。辞严意正:言辞严厉,义理正大,用于形容对人批评或指责时言辞犀利,态度严肃。行峻言厉:指一个人的行为和言语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