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工作原理详解,不同类型原理不同!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5-26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那么,断路器工作原理有哪些呢?下面来看看吧。

一、漏电断路器工作原理
(1)作用:主要用于当发生人身触电或漏电时,能迅速切断电源,保障人身安全,防止触电事故。有的漏电保护器还兼有过载、短路保护,用于不频繁起、停电动机。
(2)工作原理:当正常工作时,不论三相负载是否平衡,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主电路的三相电流相量之和等于零,故其二次绕组中无感应电动势产生,漏电保护器工作于闭合状态。如果发生漏电或触电事故,三相电流之和便不再等于零,而等于某一电流值Is。Is会通过人体、大地、变压器中性点形成回路,这样零序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产生与Is对应的感应电动势,加到脱扣器上,当Is达到一定值时,脱扣器动作,推动主开关的锁扣,分断主电路。
(3)参数与类型
参数:额定电流,额定漏电动作电流,额定漏电动作时间。
类型:按动作方式可分为电压动作型和电流动作型;按动作机构分,有开关式和继电器式;按极数和线数分,有单极二线、二极、二极三线等。
(4)选择:选择漏电保护器应按照使用目的和根据作业条件选用:
按使用目的选用:
①以防止人身触电为目的。安装在线路末端,选用高灵敏度,快速型漏电保护器。
②以防止触电为目的与设备接地并用的分支线路,选用中灵敏度、快速型漏电保护器。
③用以防止由漏电引起的火灾和保护线路、设备为目的的干线,应选用中灵敏度、延时型漏电保护器。
按供电方式选用:
①保护单相线路(设备)时,选用单极二线或二极漏电保护器。
②保护三相线路(设备)时,选用三极产品。
③既有三相又有单相时,选用三极四线或四极产品。
5)使用方法
①在选定漏电保护器的极数时,必须与被保护的线路的线数相适应。
②安装在电度表和熔断器后检查漏电可靠度,定期校验。
二、真空断路器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真空断路器利用高真空中电流流过零点时,等离子体迅速扩散而熄灭电弧,完成切断电流的目的。
动作原理
储能过程:当储能电机 14接通电源时,电机带动偏心轮转动,通过紧靠在偏心轮上的滚子10带动拐臂9及连板7摆动,推动储能棘爪6 摆动,使棘轮11 转动,当棘轮11 上的销与储能轴套32的板靠住以后,二者一起运动,使挂在储能轴套上32 上的合闸弹簧21 拉长。储能轴套32 由定位销13 固定,维持储能状态,同时,储能轴套32 上的拐臂推动行程开关5切断储能电机14 的电源,并且储能棘爪被抬起,与棘轮可靠脱离。
合闸操作过程:当机构接到合闸信号后(开关处于断开,已储能状态),合闸电磁铁 15 的铁心被吸向下运动,拉动定位件13 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解除储能维持,合闸弹簧21 带动储能轴套32逆时针方向转动,其凸轮压动传动轴套 30,带动连板29及摇臂27 运动,使摇臂27 扣住半轴25,使机构处于合闸状态。此时,连锁装置28 锁住定位件,使定位牛不能逆时针方向转动,达到机构联销的目的,保证了机构在合闸位置不能合闸操作。
分闸操作过程:断路器合闸后,分闸电磁铁接到信号,铁芯吸合,分闸脱扣器 19 中的顶杆向上运动,使脱扣轴16 转动,带动顶杆18向上运动,顶动弯板26 并带动半轴25 向反时针方向转动。
半轴25 与摇臂27 解扣,在分闸弹簧的作用下,断路器完成分闸操作。
三、万能断路器工作原理
DW15-1000低压万能式空气断路器工作原理。按下SB1,380V交流电从接线端子经过和辅助触头,通过继电器的线圈2-10。回到,对继电器加电。继电器得电工作,触点9、11吸合,继电器自保。此后,380V交流电从接线端子经过继电器触点11-9-7-6-3-1,通过电动机M,回到,对电动机加电。电动机得电工作,释能弹簧拉紧,储能指示显示为“储能”状态。
按下SB2,380V交流电从接线端子,通过释能线圈,经过辅助触头、接线端子、SB2、,回到,对释能线圈瞬间加电,释能弹簧释放,辅助触头闭合,继电器复位,主触点闭合。
按下SB3,380V交流电从接线端子,经过、、SB3、和辅助触头,通过分励线圈,再经过,回到,对分励线圈加电。分励线圈吸合,拉开分励弹簧,带动分励触点断开,主触点断开,辅助触点断开。万能断路器各器件恢复初始状态,为下一次工作做好准备。
在开始工作时,欠压线圈就已被加电而闭合,并监视电压的状态。当低于330V时,欠压线圈断开,带动分励触点断开,主触点不吸合。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介绍的断路器工作原理,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更多关于断路器工作原理的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

详解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路由器通过识别不同网络的网路ID号和路由器IP地址来进行网络识别。当收到数据包时,路由器会先分析目的节点的IP地址,确定是否需要转发,并在确定目标网络ID后,选择最佳路径进行数据转发。3. 简单网络环境下的路由器工作原理 以一个包含A、B两个网段的网络为例,当A网段的A1节点想要发送数据给B网段的...

深入理解路由器和交换机原理(网络设备如何实现数据传输和路由功能)
2.路由表和路由选择算法:路由器通过路由表来存储网络拓扑信息,并使用路由选择算法来确定最佳路径。常见的路由选择算法包括距离矢量算法和链路状态算法。3.路由器的数据转发过程:当路由器接收到数据包时,它会根据目标IP地址查找路由表,并选择下一跳地址进行转发。转发过程中,路由器还会进行报文分段、封装...

简述静态路由、RIP和OSPF动态路由的原理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静态路由原理:路由项(routing entry)由手动配置,而非动态决定。与动态路由不同,静态路由是固定的,不会改变,即使网络状况已经改变或是重新被组态。一般来说,静态路由是由网络管理员逐项加入路由表。优点:使用静态路由的另一个好处为网络安全保密性高。动态路由因为需要路由器之间频繁地交换各自的路由...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都有哪些?
一、路由器工作原理 路由器是实现网络互连的关键设备,工作在网络层,具有路由和转发功能。路由决定了数据包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的最佳传输路径,即如何选择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的路径。转发是指将路由器输入端的数据包移送至适当的路由器输出端,在路由器内部进行。路由器的主要作用包括:实现网络互连,...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如下:1. 网络互连与地址匹配 路由器用于连接不同的网段或网络,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相通信。 路由器具有多个端口,每个端口可以连接一个网段,并且每个端口的IP地址网络地址必须与所连接的网段网络地址一致。2. 数据包转发 当路由器接收到数据包时,会提取目标IP地址及子网掩码,...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1、路由器的多个端口可以连接多个网段,每个端口的IP地址的网络地址都必须与所连接的网段的网络地址一致。不同的端口有不同的网络地址,所对应的网段也是不同的,这样才能使各个网段中的主机通过自己的网段IP地址把数据发送到目的地址。2、详解路由器的工作原理:我们知道路由器是用来连接不同网段或网络的...

一文看懂: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的区别
交换机: 核心功能:根据MAC地址将数据包精确地转发到目的地。 工作原理:通过维护MAC地址表实现数据包的定向传输。 主要特点: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提供桥接能力,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提供更高的带宽和性能。路由器: 核心功能: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负责数据包从源网络到目标网络的传输。 工作原理:工作...

详解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详解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我们知道路由器是用来连接不同网段或网络的,在一个局域网中,如果不需与外界网络进行通信的话,内部网络的各工作站都能识别 其它 各节点,完全可以通过交换机就可以实现目的发送,根本用不上路由器来记忆局域网的各节点MAC地址。路由器识别不同网络的 方法 是通过识别不同网络的网络ID号进行的...

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的工作原理及区别
路由器可以使两个相似或不同体系结构的局域网段连接到一起,以构成一个更大的局域网或一个广域网。 可见,路由器是一种连接多个网络或网段的网络设备,它能将不同网络、网段或VLAN之间的数据信息进行“翻译”,以使它们能够相互“读”懂对方的数据,从而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 2.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所谓路由就是指...

路由器工作原理?
(1)工作层次不同 最初的的交换机是工作在OSI\/RM开放体系结构的数据链路层,也就是第二层,而路由器一开始就设计工作在OSI模型的网络层。由于交换机工作在OSI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所以它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而路由器工作在OSI的第三层(网络层),可以得到更多的协议信息,路由器可以做出更加智能的转发决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