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挂书中因与语的语字是什么意思?
奇:对……感到奇怪,疑惑。
原文:密以薄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
翻译: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隋炀帝九年,玄感在黎阳起兵,派人入函谷关迎接李密。
牛角挂书[ niú jiǎo guà shū]:比喻读书勤奋,学习刻苦。《 新唐书· 李密传》:“闻包恺在 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 行且读。”
译文:(李密)用蒲草作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气度,不是你们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大业九年,玄感在黎阳举兵,派人入函谷关迎接李密。
道理(启发):学习要有勤奋的精神。
语:名作动 表示 说话谈论
语是谈话的意思。
因:于是;语是介词,后面省略代词“之”(代李密)。全句解释是“因与之语”于是和他交谈。
牛角挂书中因与语的语字是什么意思?
语:名作动 表示 说话谈论
牛角挂书文言文翻译 牛角挂书原文及翻译
翻译: 李密的行为:李密用蒲草做的鞍鞯骑着牛,在牛角上挂着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阅读。 杨素的遇见:越国公杨素恰巧在路上看见这一幕,他放缓马缰绳,跟在李密后面,问道:“哪来的书生如此勤奋?” 李密的回应:李密认出是杨素,便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书,他回答说:“是...
成语故事牛角挂书
若,你,你们结:结交纳:接纳大业:隋炀帝年号举:起,发关:指函谷关遂:于是,就语:交谈 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
李密传中因与语,奇之的意思?
意思是:于是和他交谈,(交谈过后)觉得他不同寻常。奇之:即“以之为奇”,奇在这里是奇异、不同寻常的意思。密以薄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翻译 李密用薄...
因与语,奇之翻译
因与语,奇之的意思是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出自北宋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所著的《新唐书·李密传》。原文:密以薄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译...
李密牛角挂书文言文翻译
2. 牛角挂书 文言文 翻译 词目 牛角挂书 发音 niú jiǎo guà shū 释义 比喻读书勤奋。出处 《新唐书·李密传》密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
李密牛角挂书原文,译文,赏析?
原文:密以薄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译文:李密用薄草...
牛角挂书的诗词典故
释义用法 李密年少时骑牛行路,将 《汉书》挂在牛角上,边走边读。后以此典形容读书勤奋。用典形式 【书挂角】 清·钱谦益:“犊背或看书挂角,庭前时见麦流水。”【角挂经】 宋·苏轼:“江干高居坚关扃,犍耕躬稼角挂经。”【挂牛角】 宋·苏辙:“晨耕挂牛角,夜烛借邻牖。”宋·陆游:...
谁能帮忙讲一下“李密牛角挂书”的故事
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学习刻苦。《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出处:《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示例:我们要学习他牛角挂书的读书精神。成语原文:密以薄鞯...
成语牛角挂书的故事内容
一、成语牛角挂书的故事内容如下:隋朝有个读书人名叫李密,原是贵族出身,后来家境破落。但他喜欢读书,从不浪费能够用来读书的点滴时间。一次,李密骑着牛出外办事,就把一套《汉书》挂在牛角上,从中抽出一本,坐在牛背上一边赶路,一边读,十分专注。这一情形恰巧让大臣杨素看到,杨素问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