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9课《掌声》原文及教案

供稿:hz-xin.com     日期:2025-05-22
【 #三年级# 导语】《掌声》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英子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从此变得乐观开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9课《掌声》原文及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原文】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位叫英子的同学。她很文静,总是默(mò)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因为她得过小儿麻(má)痹(bì)症(zhènɡ),腿脚落(lào)下了残疾(jí),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zī)势(shì)。

  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讲台讲故事。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老师是刚调(diào)来的,还不知道英子的情况(kuànɡ)。

  英子犹豫(yù)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zhòu)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zhèn)定了情绪(xù),开始讲述(shù)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yōu)郁(yù)。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几年以后,我们上了不同的中学。英子给我来信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qí)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lì),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姿势、轮流、情况、慢吞吞、注视、热烈、持久、平息、情绪、讲述、普通话、动听、鼓励”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他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2.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准备

  1.准备歌曲《掌声响起来》。

  2.课前搜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小故事,如《张海迪》。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2.指导认读和书写,强调“落、调”的读音,指导书写“吞”。

  教学流程

  一、播放歌曲,营造气氛,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掌声响起来》。

  2.听了这首歌,你想说什么?

  3.课前你们已经搜集了海迪姐姐的故事,说说你的想法。

  4.老师出示课题:掌声

  5.提问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呢?

  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

  谁给谁的掌声?为什么要给她掌声呢?掌声有什么含义?

  【学生自主的质疑,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读,读后评价。

  4.识记生字:

  (1)请同学读课后生字,注意看清字音、读准字音。

  反馈检查。重点读好下列字音。“症、镇、姿势、落、调”。

  (2)请小朋友继续读课文,把生字的拼音写在生字上面。读完,写完后请同学们记住它。

  反馈检查。指名读,同桌互读,小组轮读。

  (3)看一看下面词语你会不会读。

  掌声文静愿意姿势轮流情况慢吞吞注视热烈持久平息情绪讲述普通话动听鼓励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要求认识的字,并交流识字方法。

  (5)检验识字效果:通过“你指我猜”、“开火车”、扩词”的方式进行。

  三、再读课文,提问质疑

  1.提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吧。我们来个读书比赛,看谁通过读书知道得最多,体会得最深,提出的问题。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拿出笔来写写画画。

  3.汇报交流。

  【在初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写体会。动口、动手、动脑,有助于中年级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四、作业超市

  1.回家把这个故事说给家人听。

  2.抄写你认为难写的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他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流程

  一、渲染过渡

  1.开始,英子是那样自卑、忧郁,后来却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到底是什么力量使英子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呢?(掌声)

  2.课文的2。3自然段就写出了英子的变化过程。同学们先各自读课文,然后我们再来表演课文内容。

  3.选一名同学当英子,同学们做英子的同学,老师当刚调来的老师

  【要想演好,首先要认真读书。所以,进入课堂直奔重点,让学生在读中先感受掌声中爱的力量。】

  二、表演,深入理解

  1.试演:(第一次掌声部分)。

  课件出示第一次掌声部分内容。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一部分。请演员上台试演。

  2.评议表演。

  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犹豫、忧郁”词句进行评议。

  这一次掌声,你想对英子说什么?

  英子有什么想说的?

  【采用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师生共同参与,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创设师生互相交流的平台,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进而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突破课文重点。】

  3.配乐表演第二次掌声。(出示第3段课文)

  (1)听到这一次掌声,你又想对英子说什么呀?

  (2)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这是为什么?

  4.朗读课文第3段。

  5.理解两次掌声。

  (1)在这一段中,写到了大家的几次掌声?(两次)

  (2)学生用多种形式读这两句话。

  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3)这两次掌声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支持、鼓励;称赞、表扬)

  6.对比两个“一摇一晃”。

  (1)出示两句写英子走路姿势的句子。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同一个词语,同一个姿势,英子的心情有什么不同吗?自己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7.进一步体会掌声的力量。

  英子走路的姿势是无法改变的,但她的心情却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是同学们的掌声给了英子以勇气和自信,使她从一个自卑、忧郁的小姑娘逐步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同学们,你们说,掌声是什么?

  大家的掌声,大家的鼓励,大家的称赞,使英子从此改变了自己的性格,也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三、品读感悟

  1.听课文朗读录音,小声跟读。

  2.分角色小组试读,你们认为该怎样来读这篇课文?

  3.小组比赛读。

  4.全文总结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身处困境的人;平时,我们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

  四、作业超市

  1.小练笔。说说生活中你见到残疾人有哪些不方便?你是怎样帮助残疾人的?

  2.和妈妈比赛读一读这篇课文。

【教案二】

  学习目标

  ①认识“麻、症”等10个生字。会写“愿、姿”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等16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特别是给身处困境的人鼓励与帮助。

  课前准备

  ①展示屏。

  ②搜集一些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

  第一课时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每个人都听过掌声,有些掌声是你给别人的,有些掌声是别人给你的。掌声响起来,你的心情怎样?(让学生自由说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掌声”,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①学生一读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

  ②学生二读课文(和同座合作读),可以每人读一节,互相指正读错的地方。

  ③学生三读课文(指名读或开火车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后请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④学生四读课文(默读),想一想:课文围绕掌声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变化

  ①屏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内容,让学生自由读,读后说说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②屏显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内容:指读,读后让学生说说这时的英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忧郁”的意思。)

  ③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和第四两个自然段。

  ④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呢?

  引导学生提出: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呢?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可作为下一阶段学生自主阅读的目标。培养学生边读边疑边悟的能力。

  指导认字和写字

  ①屏显本课的生字。

  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

  ③引导观察要求写的字。重点探讨“姿、势、吞、烈、普”这5个上下结构的字的写法。教师板书给学生看。

  ④学生练习写13个字。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价、指点。

  拓展活动

  学生继续搜集有关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明确阅读目标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的呢?)

  精读课文,自己释疑

  ①学生自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带着以上的问题自读自悟。

  要求学生在文中勾勾画画,可以适当地写一点读书感受。

  ②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提出讨论的要求:

  人工明确:组长负责,确定代表小组发言的人。

  人人参与:要求每一个人在小组内都发言。

  ③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余成员可以补充。

  学生发言的要领主要是认识掌声对英子的帮助,谈从两次掌声中体会到了什么。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a.学生自己先练读。

  b.然后展示朗读水平,可以进行赛读,挑战读。

  学生读后,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哪个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拓展延伸,加深认识

  ①屏显英子信的内容:“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a.学生齐读这段话。

  b.联系全文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②生活中,你得到过掌声吗?当时有什么感受呢?你给过别人掌声吗?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

  ③学了,又谈了那么多,还想对自己或别人说些什么呢?

  抄写词语

  先读、记,再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交流搜集的名言,背诵积累

  ①你搜集到了哪些有关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呢?

  ②组织学生交流。

  ③让学生读读背背这些名言和谚语。

  实践活动

  假如你的一个好朋友考试考得不好,他很难过,请你写一两句鼓励他的话。



大自然的声音课文写了大自然的那些声音,这些声音是什么样?
风的声音: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水的声音: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小动物的声音: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蝈蝈的...

《海滨小城》里面的拟人句是哪些?
课文分析 课文第一部分写海滨的景象。由远及近,先写浩瀚大海的景色,再写海滩的景观。这部分突出景物色彩的描写,文中描绘的景物色彩斑斓:有蓝色、棕色、银白色、灰色、金黄色、青色。这些丰富多彩的颜色,展示了海滨的美丽。课文第二部分写小城美丽的景色。分别描写了小城的庭院、公园、街道三处景物,...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范文5篇
(三)升华情感。 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感受?相互交流。 5.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范文 一、教材分析 《狮子和鹿》这篇课文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28课,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生动地记叙了鹿在池塘边欣赏自己两束美丽的角,抱怨细长的腿,接着写到狮子扑来了,鹿四条细长的腿让它逃脱了,...

《大青树下的小学》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吴然写作的散文,又名《我们的民族小学》,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的感情点题。本文现收录在人教版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为第1课的课文,并由...

大自然的声音整篇文章都是围绕什么来写的?
《大自然的声音》整篇文章都是围绕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来写的,从风的美妙声音、水的美妙声音、动物的美妙声音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描绘。《大自然的声音》运用人格化的写法,以及大量的形象鲜活、熟悉生动的有新鲜感的语句,分别从风、水和动物三个方面描写了大自然美妙的声音。

大自然的声音写出了小雨点的什么特点?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水当作人来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雨水落在物体上的声音。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当小...

《大自然的声音》的作者是谁?
对仗工整,对比鲜明,充分表现出两种风的不同特点。第三自然段“小溪淙淙,流向河流”一句,语势层层推进,宛如乐曲逐渐攀升,直至高潮,印证了“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等拟声词,生动地描摹了大自然中的各种雨声,表现了水的声音美妙多变的特点,写出了声音的丰富性。《...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作者是怎样描写落叶的?
课文主要内容和教学难点:1、课文主要内容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018年秋季修订版)第5课的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全文有11个自然段,写了一场秋雨后,天晴了,“我”上学去。接着对铺满金色落叶的水泥道进行了生动优美的描写。最后写“我”赞叹水泥道真美!课...

搭船的鸟 好词 好句的怎么写?
1、好词:船舱:船内载乘客、装货物的地方。船篷:小木船上的覆盖物,用来遮蔽日光和风雨。蓑衣:用草或棕毛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漂亮:好看;美观。翠绿:像翡翠那样的绿色,青绿色。静悄悄:形容非常安静没有声响。衔着:用嘴叼着。2、好句:(1)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

每一张法国梧桐说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坪展地粘在水 ...
1、每一棵路边的白杨树,都像一个忠诚的士兵,笔直地、威武地站在路旁。2、金秋时节,满田的水稻成熟了,远远望去像一片金色的海洋,金黄的、丰收的稻谷。3、上学的路上有一垅稻田,那里稻香扑鼻。旁边是花的海洋,花儿上有晶莹的露珠,闻着香气迷人,十分炫目。4、还有一片树林,那里绿树成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