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中国文化的别称有哪些
1. 华夏:又称诸夏,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中国之人”。然而,“夏”字还有“大”的含义,而“华”则意味着“荣华”。因此,“华夏”一词蕴含着美好的意义。《左传》中最早出现“华夏”一词,用于描述楚国与中国的关系。唐代的孔颖达进一步阐释了“华夏”一词,强调了中国文化的优越性和礼仪之美。
2. 九州:这一别称的起源同样悠久,先秦时期的文献如《尚书》、《周礼》等都有所记载。九州的概念与大禹治水的故事密切相关,大禹根据山川形势将中国分为九个区域。尽管九州在现实中并未成为行政单位,但它代表了古代学者们的政治理想,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 赤县神州:简称赤县或神州,起始于战国时期。战国学者邹衍提出了“大九州”学说,将中国视为一个整体,称为赤县神州。这一概念虽然带有幻想色彩,但也反映了一种政治理想,并且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4. 中华:这一别称的出现相对较晚,最早的记录见于《三国志》。最初,“中华”主要指黄河中下游的华夏族和汉族聚居区。随着中原王朝的领土扩张,“中华”逐渐成为整个中国的代称。
5. 天下:在古代,人们认为“天下”指的是全中国的全部土地,有时也直接用来指代全国。然而,“天下”一词的含义比“中国”更为广泛,有时指代整个世界。
除了上述别称,还有一些较少见的称呼,如函夏、九原、九土、九野、九囿、九畡(垓)、九牧、九区、九域等,它们都与九州的概念相关,间接指代中国。还有“禹域”,因大禹划分九州而得名,也用来称呼中国。另一个较少见的称呼是“八州”,同样指代全中国。
这些别称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国家的不同认识和表达方式,虽然有些已经不常使用,但它们都是中国丰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中国文化的别称有哪些
中国的别称有许多,其中较为知名的有以下几个:1. 华夏:又称诸夏,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中国之人”。然而,“夏”字还有“大”的含义,而“华”则意味着“荣华”。因此,“华夏”一词蕴含着美好的意义。《左传》中最早出现“华夏”一词,用于描述楚国与中国的关系。唐代的孔颖达进一步...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中国文化的别称有哪些
华夏,九州,赤县神州,中华,中夏中国的别称很多,其中最为常见和常用的是这样几个:华夏,九州,赤县神州,中华,中夏等。与这些别称意思相近,而更具泛指色彩的还有四海,宇内,海内,天下等。下面就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别称分别解说之。华夏。也称诸夏。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夏是:“中国之人。”但夏还有另外...
中国文化概观简答题中国文化的别称有哪些
华夏文化、九州文化等等。希望采纳!谢谢!
中国文化概观中国文化的别称有哪些
传统老道。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本书中得以全面而简练的呈现。作者立足于近年来的研究新成果,以当代学科分类体系为框架,将传统文化划分为十一大类别:中国传统哲学、伦理道德、宗教、法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史学、礼仪文化、衣食住行以及科技文化。每一类别都涵盖了基本概况、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旨在帮助读者...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论述题
这个文化空间是士族文人开拓出来的,体现了一种贵族化的精神倾向;反过来,它又大大强化和孕育了主流文化的贵族气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开掘出一个具有超越性的、极为精密细微、高远深湛的精神之域。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都是在这个时期臻于成熟的。 在这样一种贵族气息浓厚的文化空间中产生出来的诗文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任务答案2023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简介
1、书名: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者:田季生,贺润坤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8页数:273 页开本:16 开装帧:平装ISBN:9787030253293《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是2018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田季生,贺润坤。2、本书适用于高等专业人才培养的人文素质通识教育,也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门教材...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儒家经典的初步形成和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科技文化的成就杰出。据查询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儒家经典的初步形成和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科技文化的成就杰出。
中国风俗概观内容提要
作者通过详细分析各地的风俗习惯特点,以及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其形成过程,为读者提供了一幅生动、全面、深入的中国风俗文化画卷。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本书,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中国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国风俗概观不仅是一本为外国朋友和留学生编写的教材,也是对中国广大民俗爱好者和研究者的...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1.诸子蜂起,百家争鸣。2. 儒家经典的初步形成和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3.科技文化的成就杰出。